新北通學廊道改善 6年完成70校

新北高中刚完工通学廊道,透过设施整并、车道调整及树穴环境优化,解决既有人行道净宽不足及树木窜根问题,使人行道符合无障碍人本环境,达到净宽150公分标准。记者李成荫/摄影

本报日前体检通学巷、通学廊道效用,引发重视,新北市长侯友宜昨视察第70所通学廊道,并宣誓任期8年将完成100所,不只要改善校园本身,也将串连周围学校、捷运站等。台北市目前在50所学校实施通学巷管制,市府表示,不会主动设置,要地方先有共识才推动。

侯友宜昨赴新北高中视察通学廊道情况,展现6年完成70所成果,并宣誓原8年80所目标-提升为100所。他表示,通学廊道要有系统化、科学化、行动化,落实人本交通环境,解决瓶颈路口、骑楼整平等问题;像新北高中通学廊道不只单一校园,也串起周围五华国小、碧华国中及衔接环状线Y023捷运站及和平自行车道。

养工处长郑立辉指出,新北高中通学廊道透过设施整并、车道调整及树穴环境优化等方式,解决既有人行道净宽不足及树木窜根问题,使人行道符合无障碍人本环境,达净宽150公分标准。

新北高中家长会长林志铭也说,每到放学时段人潮多,学生外溢到马路上,险象环生;其他家长也说,最怕孩童追赶嬉戏,若人行道不够宽大,恐在路上出意外。新北高中学生则说,过去人行道太窄,加上还有Ubike等装置在路中,影响行走动线。

工务局长冯兆麟说明,今年已完成三重区新北高中、明志国中、修德国小、莺歌区凤鸣国中、树林区大同国小、板桥重庆国小、淡水区天生国小等7所通学廊道。70所学校总经费约12.83亿元;其中30案获补助约5亿元,改善总长度达32.55公里,整体受惠师生近13万人。

新北市议员李翁月娥表示,未来希望更多校园通学廊道能连结捷运站等地,「这么一来就不输台北市了」;新北市议员李倩萍说,不少校园周围缺乏人行道,还有骑楼遭占用问题,市府要更积极协调,才能让学生安全通学。

另,北市已在50所学校周围共计64条路段实施通学巷管制,全市通学巷总长度约8490公尺。台北交通管制工程处科长黄俊翰表示,通学巷涉及居民进出动线,需要地方建立共识,上下学时段禁行车辆管制强度较高,有些居民一定要在上学时间开车,碰上管制将无法出门,假设早点下班遇到放学时段也不能回家,反弹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