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江 新故事 倾情乡村教育 绽放青春芳华

□本报记者 张雪地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牡丹江市3位优秀教师迟旭、许国荣和金美声。她们凭着一颗求真务实的心,用爱、包容、真诚,脚踏实地在乡村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

2012年9月,迟旭来到东宁市大肚川中学成为了一名老师。刚上班时,为了照顾学生,迟旭放弃了通勤,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在学校。

当时校舍是平房,门窗四处漏风,校园外杂草丛生。春季,迟旭带着学生一起清理学校周边的杂草;夏季,她和学生们一起捡菌袋卖钱,置办学习用品;秋季,她与学生们一起上山挖野菜,做咸菜丰富孩子们的餐桌;冬季,她领着学生们一起封好门窗,抵御数九寒冬……

担任班主任后,迟旭始终奉行“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健康地成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016年春季开学,迟旭所教班级的小佳同学没有来学校报道。经了解,是小佳家长不让其继续念书了。小佳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又要管多病的父亲。在迟旭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家长最后同意孩子继续返校学习。

牡丹江市第十七中学位于牡丹江市桦林镇,教师许国荣从家到学校需要倒两趟车,用时一个半小时,这三十里路,她走了6年。这所镇里唯一的初中,托起了小镇孩子们的希望和梦想。

“我所带的学生大多来自桦林镇及周边村屯。这些孩子中,有的是父母离异自己留守在家,小小年纪就要照顾年幼的弟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瘦弱的肩膀撑起贫困的家庭。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爱。”许国荣说。不会做针线的她,学会了给孩子们缝书包、缝校服。她拿出一部分工资给家境困难的学生买冬衣。当单亲的学生生病住院,她会像妈妈一样陪着,买牛奶、水果,悄悄帮着交上住院费。

也许歪歪扭扭的针脚打动了他(她),也许贴身的冬衣温暖了他(她),也许贴心的陪伴呵护了他(她)……许国荣成了学生最愿意亲近的人。

2013年3月,34岁的金美声接下民族教育的接力棒,成为东宁市三岔口朝鲜族镇中心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校长。

金美声从传承下来的足球、速度滑冰、轮滑特色体育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时间,尽可能满足孩子想参加社团活动的需求。2023年,该校被认定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实现了东宁市小学生足球比赛四连冠;在中国青少年“滑启100”轮滑巡回赛黑龙江赛区的比赛中,该校荣获了13金16银10铜的好成绩,6个孩子获得全国年度总决赛的资格。

成为校长之后,金美声要求每位老师坚持家访。在她的带动下,学校成立了一支留守儿童保护工作队伍——“向阳花爱心”团队。通过“一对一”结对子,他们让留守儿童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心灵有人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