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朱鹮之乡”的新名片

新华社西安10月31日电 题:“朱鹮之乡”的新名片

新华社记者王泽昊

在秋天落日余晖的映衬下,广袤田地一派叠翠流金。陕西洋县草坝村57岁的刘文军,操弄着农机,撒完了今年最后一波油菜种子。

“九月收了稻谷,十月种下油菜,这一年的农活就算结束了。等来年开春,地里又是金灿灿的一片,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观光。”皮肤黝黑的刘文军眼角溢出微笑。

坐落在汉中盆地东缘的洋县,有着“朱鹮之乡”的美誉。北依秦岭,南凭巴山,洋县风光旖旎、气候宜人,也正是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曾经几近绝迹的朱鹮在这里被发现。

“科研工作者经过苦苦寻觅,1981年,终于在洋县找到了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美丽的朱鹮成了洋县的‘名片’。”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高洁说,“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繁育研究……经过40多年的竭力保护,目前,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经超过万只。”

从濒临灭绝到如今朱鹮种群的增长,刘文军是见证者。“朱鹮非常亲近人,无论是在水田还是在庭院经常能看到。尤其在春夏之交,我在水田插秧,朱鹮就在旁边找泥鳅、鱼虾吃。”

绘就出朱鹮与人类和谐共处的自然画卷,离不开洋县在“有机”文章上持续发力。当地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有机产业延链、生态价值转换、文化旅游促销”的新路子。

如今,行走在洋县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有机”二字,有机梨园、有机蓝莓、有机黑稻种植基地……

深耕洋县黑米资源的洋县双亚周大黑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亚刚,对有机产业有着深刻的认知。“洋县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最适宜种植优质稻米。而素有‘黑珍珠’之称的黑米就是洋县的尖货。”周亚刚说。

立足生态优势,多年来周亚刚不断探索延伸有机黑米产业链,成立优质水稻研究中心,对洋县黑米品种进行选育;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黑米深加工产品研发;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1万余亩种植基地,带动当地4000余户农民增收。

近年来,这家公司研发的黑米锅巴、黑米谷物酥、黑米食醋等一系列黑米衍生品深受市场好评。不久前,其彩色糙米产品上线抖音直播平台,短短两天就售出3万多单。“用心做好有机产业,做好绿色健康产品,就一定会受到市场的青睐。”周亚刚自信地说。

有机黑米产业的蓬勃发展,映射出洋县大力发展有机产业,不断补链延链强链的决心和信心。2015年10月,洋县被授予全国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称号。截至2023年底,洋县认证有机面积17.68万亩,认证总产量达4.09万吨。

“洋县已构建了食药制造、酒水饮料、农副产品深加工3条产业链,产品涵盖米、酒、药等10大类40余种,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3种。”洋县县长张军说,“为了更好培育有机产业‘链主’企业,洋县从配套服务、资金奖励等方面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入驻洋县有机产业园区的陕西朱鹮酒业有限公司,以生产黑谷酒、黑米酒等产品为主。“有机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一期投产以来,今年上半年营业额达到了1600多万元,部分产品还远销日本、东南亚。二期投产后,我们将年产有机酒达3000吨。”公司副总经理杨烨说。

“洋县哺育了朱鹮,我们也享了朱鹮的福。有机产业的发展让我们农户得了收益。”说话间,刘文军盘算起地里的账本:侍弄2.5亩的水稻田、5.5亩的黄金梨园,一年下来就有4万多元的收益。

在洋县,有1.4万户农户像刘文军一样端上了“生态饭碗”。“农户、合作社、企业、有机产业”串联起的利益共同体,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日益成为洋县的“新名片”。

守绿换金,互利共生。“朱鹮之乡”正演绎着又一段美丽的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