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友善生態環境 建構宜居台南
台南许多行道树可见因种错树或栖地不友善,例如树穴太小出现的乱象,最常见的是整排行道树凸起的树根,让走路不安全,而许多树木经数十年成长,树穴已不敷需求却未加大,都是对生态环境的不友善,在大力扫除行人地狱的政策下,路树也不能忽视,才落实建构宜居社会。
台南是文化古都,有百年的台南公园,更有500多座公园绿地,许多道路也种了特色树种,让道路因树而增添丰采,虽市府规定树穴面积要2平方公尺以上,且不少行道树的栖地都在改善中,仍随处可见「大人硬穿小衣」的状况,不但树穴挤满凸起乱窜的树根,连人行道都因砖块被隆起而变形,成了不友善的行人空间,不过,即使树穴加大了,2平方公尺也可能不够大,还需要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改善。
高铁台南站周遭部分道路行道树已多层楼高,现有树穴无法满足粗壮的树干,有路段出现人行道不平状况,今年灯会期间,从停车处徒步到灯区间,可见行人走过时,大手牵小手,就怕跌倒。市府在灯会后,欣喜有超过1700万人次看灯会,以及有结合科技的完善应变措施,让交通不壅塞,但人行步道因行道树根隆起,造成的不友善空间,反而被忽略。
已故台南文学作家叶石涛说「台南是一个适合人们作梦、干活、恋爱、结婚、悠然过活的地方」,市长从赖清德到黄伟哲,也一直挂在嘴上,要打造台南成为吸引人的宜居社会,但适合过活的好地方,除了文化力、科技力、教育力等,还要有以人为本的友善空间,林荫大道加上平坦步道是人们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