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赋能新质生产力,教育振兴中国现代化 首届“远东杯”全国信用管理创新能力大赛圆满落幕

(文/武英涛 王庚锐 何汶蔚 郭文悦  图/徐俊 罗力熠)

8月27日,首届“远东杯”全国信用管理创新能力大赛在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赛由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倡导发起,在上海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市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冠名支持。在为期两天的赛程中,来自全国高校和信用服务类企业的20支队伍齐聚上海,百余位青年才俊上演了一场信用管理创新能力的精彩展示。

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要求,大赛以“信用赋能新质生产力,教育振兴中国现代化”为主题,涵盖信用风险防范、信用治理、新技术应用、信贷管理、碳排放、信用评估、信息安全、评级机构管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大赛设自主赛道和命题赛道,要求参赛队伍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我国法律、政策的基本要求,综合运用现代信用管理理论、方法,对信用管理领域的现实问题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并通过参加展示答辩、无领导小组面试等环节,检验参赛选手的综合能力。

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信用服务体系,是促进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环节与必然选择。大赛前夕,组委会专门安排了信用沙龙,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海豚行云(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商安信(上海)征信有限公司的多位业界大咖,围绕现代信用服务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动态,直击当下信用管理的热点和难点,直面信用服务一线的现实问题,与参赛选手面对面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信用沙龙环节,邀请业界大咖与参赛选手面对面互动交流

大赛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刘江会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峥嵘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加速向信用经济和数字经济转型,以及全球信用风险复杂程度的持续上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风险管理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信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对信用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全国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仅三十余所,信用专业人才存在巨大供需缺口,在专业教材、科研教学、实习实践、经验共享等多方面未能有效形成合力。大赛不仅是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全国信用专业人才互通学习、共同发展的重要尝试。期待通过本次大赛,能够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信用管理领域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和创新活力。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峥嵘教授致欢迎辞

在方案展示环节,参赛队伍以小组为单位,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对调研成果和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展示,并现场回答评委提问。“这是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建设的契机,对141名社会组织负责人的调研数据……”来自广东金融学院的黄丞赫、钟政琦、赵泽霖、包郑四名大学生介绍,他们通过比较分析社会组织在信用风险识别、信用评价和信用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组织信用标准化建设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搭建社会组织信用风险智能识别平台、建立社会组织信用评价标准体系、推动社会组织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培育行业信用评价服务生态等四条建议。

天翼征信有限公司董昱君、陈昊宇、肖阁、陈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关于运营商特色的差异化信贷反欺诈解决方案》。“新形势对金融机构信贷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电信运营商利用差异化的数据要素,能够提供更多维度的数据产品和与时俱进的技术手段,赋能信贷风控提质增效。”董昱君举例说,运用运营商分期业务中常用的证照欺诈识别技术,在信贷场景下精准筛选用户,确保用户信息真实性。同时,结合丰富的运营商数据,开发高效的信贷评分和反诈数据产品,为金融机构提供强有力的联防联控能力。

选手们展示信用管理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

西南财经大学祁漪洪、田子涵、张宏伟、齐开颜四位同学带来了《关于为高碳行业设定科学减碳目标的方案》。“要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各行业共同参与,煤电行业具有高耗能、高排放的特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减排部门”。方案建议,煤电行业发展要坚持政策导向,减排目标设置要服务于国家大目标;基于中国实际情况,借鉴SBTi整体框架开展碳减排工作。

而无领导小组面试则打破单位之间的“藩篱”,组委会随机组建了12支由不同单位成员组成的“无领导小组”。选手们被分到4个不同会场,围绕新技术赋能、信用治理、信用风险防范等现实问题,通过破冰、交流讨论、成果汇报、提问反馈等环节,综合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领导小组面试期间,不同单位的选手们在进行交流讨论

评委是公平公正办赛的裁判员,是大赛成功举办的关键要素。本届大赛,评委阵容强大,邀请了12位来自教指委、高校、行业协会、研究会、学会、信用服务头部企业等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担纲评委,几乎囊括了信用管理全部重要领域。同时,大赛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担任评委组总组长,上海商业经济学会会长聂永有教授担任评审总督导,确保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评委组总组长章政教授对本届大赛感触颇深。他说,信用体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和信用监管是未来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选手们从不同方面,基于创新的方法,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他认为,本届大赛选题广,奖项多,参赛项目涉及信用管理领域的热点、难点、焦点,选题很有价值,比赛形式很新颖,团队成员参与度高,也普遍提出了高质量的建议。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评委组总组长章政教授集中点评

参赛师生们对本届大赛留下了深刻印象,2天的行程让他们有了沉甸甸的收获。“这次活动让我深感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在比赛中游刃有余”,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信用管理专业的陈子涵说。通过这次比赛,她认识到信用管理不仅涉及的知识点繁多,同时在具体信用实践中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在经历这些挑战后,让我更加坚定学好本专业的决心”。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指导教师刘冠美表示,“参加这次比赛,对于老师自身是一种磨砺,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信用管理专业知识,指导学生的过程也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一次锻炼,为自己今后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大赛的成功举办,谱写了我国信用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的新篇章,将有力推动我国信用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为新时期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魏文静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进行了顶层设计。所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信用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信用行业从业者都责无旁贷。信用管理创新能力大赛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做起,推动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理实一体,是人才培养机制的一次创新,有利于提高信用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魏文静教授介绍大赛概况与评审要求

本次大赛,上海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姚大伟教授,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魏文静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峥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茆训诚教授等20余位领导出席了大赛。

据悉,大赛自今年6月启动报名以来,吸引了全国范围多个高校和信用服务类企业近40支队伍报名。经组委会初审,最终20支队伍成功入围全国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信用管理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佳展示奖、最佳组织奖等四项团体奖项,最佳贡献奖、最佳信用管理人等两项个人奖项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并将在9月举行的第三届长三角信用论坛上为获奖团体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赛将与信用人才资格认证互联互通。高校信用管理专业或信用服务类企业获得团体奖项的团队成员或获得个人奖项的个人,经认定,可获得信用人才资格(初级)认证证书。非信用管理专业的获奖学生,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可获得信用人才资格(初级)认证证书。

贺 诚 信

——首届“远东怀”全国信用管理创新能力大赛有感

章政

秋后有约回上海,

热浪滚滚扑面来。

桂园旧地结新朋,

信用沙龙话前沿。

数实结合在创新,

合同履约最最难。

消费养老靠制度,

舆情风险如何安?

七项大奖自然成,

二十小组不简单。

竹下秋风唤秋时,

布谷声声远东传。

(2024年8月27日于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