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码今下线 拚疫控乙类乙管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12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告,行程码服务将从13日0时起正式下线。图为安徽黄山,一手机用户上的通信行程卡微信小程序。(中新社)

历经1034天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12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告,为贯彻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依大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行程码)服务将从13日0时起正式下线,包含简讯、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等查询管道也将同步下线。

所谓的「行程码」最初是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3家电信企业,通过使用者手机所处的基地站位置获取,可即时查询本人前14天(之后改为7天)到过的所有地市讯息,并作为防疫足迹查询与辨认。

而从2020年2月13日上线,截至同年2月29日,「行程码」已覆盖全大陆16亿手机用户的14天内到访地资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行程码」搜集海量个资,且都属于敏感讯息如证件号码、医疗健康等。也有大陆专家提醒,既然处理个资的目的已不再必要,应当依法全部删除。

面对大陆疫情发布防疫「新十条」后,根据《环球时报》引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对于回归正常生活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但他也强调,在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过程,要从目前的「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下调到舆论鼓吹的「乙类乙管」,是关键但艰难的一步。

但大陆官方快速放宽防疫措施后,很可能同步带来确诊数上升。据路透报导,大陆监管机构与国有行为因应北京疫情的可能升温,开始采取员工分批上班。

消息人士指称,大陆证监会从本周启动部分员工闭环管理,要求多数员工留在家办公;中国银行也指示北京员工要分3批轮流在办公室或在家办公。

此外,上海官方宣布,13日零时起,7个高风险区解除管控,全市疫情风险区「清零」,进入常态化防控。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等特殊场所外,其余场所不再查验「随申码」等健康码,不再要求扫「场所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