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評論/高雄南區焚化廠改建續擱置 防釀垃圾風暴
位在高雄小港、采公有公营的南区焚化厂已运转24年,因设备老旧,运转率逐年下降,环保局采用民间促参的ROT方式进行修建工程,引发地方激烈反弹。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高雄南区资源回收厂营运24年,效能降到6成,市府计划重新建厂,但究竟要ROT、BOT还是继续公办公营始终乔不定,近日办公听会又被质疑会议记录登载不实,市府与民众间嫌隙加剧,全案争迭不休,再不跨越「鸿沟」积极解决,一旦出现去化量能缺口,恐演变成无法收拾的垃圾风暴,届时谁该承担?
高雄4座焚化厂均达20年使用年限,冈山、仁武厂委外经营,中区、南区采公办公营,日处理量居冠的南区厂炉况不佳,改建方式却吵了6年,环保局倾向采促参方式改建,小港居民却怕厂商收烧垃圾「作假帐」,地方沦为空污牺牲品。
南区厂2000年启用,市府2018年「自办整改」流标,2年后「建新拆旧」也无共识,2021年办ROT招商会,居民指不如公办,近期办BOT说明会又被疑为强渡关山;任凭环保局说破嘴指还没拍板,民众仍无法采信。
焚化厂究竟公办公营好,还是导入民间资源的ROT、BOT等模式好,放眼各县市,情况不一,就公部门而言,促参方式省钱、省力,市库可减少支出又撇掉营运压力,但市民怕的是得标商所托非人,收烧垃圾胡乱瞎搞,且规避监督控管,赔上的将是全民利益。
市议员陈丽娜2013年起关切此事逾10年,最近一次参与BOT公听会发言20多分钟,会议纪录却仅短短38个字,令她肝火大动,怒批登载不实;她指厂商在乎的是收烧多少垃圾量保持获利,民众要的是健康、民代则要监督权,南区厂改建案未做评估报告即办公听会,明显程序不正义。
她也指,冈山、仁武厂采ROT,收烧外县市垃圾1公吨可赚8千元到1.2万元,收高市垃圾1公吨仅2050元到3150元,优先烧本市垃圾的契约精神早已破功,另竟传言有大楼委外收运垃圾,须花高价买外县市配额送厂焚烧,更是夸张离谱。
诸如此类疑虑,一再破除市民对市政治理的信任,市府若说不清楚、讲不明白,南区厂改建案持续搁置无解,待原焚化厂寿终正寝之日,将是新垃圾风暴生起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