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战特斯拉——大众汽车集团计划五年内成为全球电动车领导者

3月15日,大众汽车集团举办了首届“Power Day(能量日)”,对外界展示了未来10年电池及充电技术路线的发展规划,包括电池的生产、研发、回收,以及充电网络的布局。

大众的“Power Day”被视为是对标特斯拉的“Battery Day”, 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强调电动汽车已成为大众的核心业务,“大众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将是快速的,是前所未有的。”

大众汽车集团今年的目标是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并最晚于2025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1.

将电动车价格降低30%至50%

大众汽车集团的电动化的路线图从电池开始,展示了一款全新设计的电芯“Unified Cell”,可以理解为“统一标准的新电池”,定于2023年开始推出,到2030年时应用于该公司80%的电动汽车。

按照官方介绍,Unified Battery即“一体式电池”,实质是一种面向所有电芯的制造平台,即不管电芯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能量密度高低,都将以相同的尺寸规格被制造出来。简单来说,可被看成是电池版的MEB平台,优势在于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为此,大众做好了磷酸铁锂、高锰、镍钴锰和固态电池的技术布局。其中,磷酸铁锂主要用于入门市场车型,高锰用于规模市场车型,而镍钴锰则用于特定解决方案,固态电池技术被大众视为未来车用动力电池的最终解决方案。

在“Unified Cell”统一的规格下,大众将推出:

入门车型版动力电池,如磷酸铁锂电池,预计成本会比当前下降约 50%;

主流车型版动力电池,如镍钴锰电池,预计成本比当前下降约 30%;

高性能车型动力电池,可能是固态电池,预计电池成本会有所上升,但车辆性能也将大幅上升。

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施马尔(Thomas Schmall)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平均而言,我们将把电池系统的成本降至每千瓦时显著低于100欧元(约合119美元)。”

大众汽车集团的目标是将电池生产成本降至100美元/kWh以下。在过去的十年里,电池的每千瓦时成本已经大幅下降,从2010年的1100美元/kWh下降到2019年的156美元/kWh,降幅达87%。

100美元/千瓦时,这个数据表明人们使用电动汽车的成本与燃油汽车大致相同。

2.

电池的产能布局

除了全新的电池制造平台,扩充电池产能进行规模化生产则是大众汽车集团另一种降低成本的方式。

为了满足2025年后的电池供应,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2030年前,在欧洲建设6座总年产能达240GWh的超级电池工厂,以确保稳定的电池供应。

首批两家工厂,将分别坐落于瑞典谢莱夫特奥和德国萨尔茨吉特。位于瑞典的谢莱夫特奥工厂由大众汽车集团与Northvolt合作组建,主要生产高端电池,首批电池投产定于2023年,随后年产能将逐步扩大至40GWh。第二家电池工厂在德国,由大众汽车集团自己运营,从2025年开始大批量产标准电芯,该工厂的年产能也将达到40GWh。此外,大众正在寻找其他四家工厂的合作伙伴,其中一家位于东欧,另一家位于法国或西班牙。到2030年,还将再建两座工厂。

在迪斯看来,“ 规模化”在电动汽车时代的重要性要大于其在燃油车时代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集团还将大力扩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充电桩建设方面,大众将重点布局欧洲、中国和北美三大市场。大众将在2025年前投资4亿欧元在欧洲建设急需的充电基础设;2021年,大众将在北美增加3500个超充桩;到2025年,大众计划在中国的充电桩数量增至17000个,覆盖中国绝大部分城市。

在电池回收方面,大众将在位于德国萨尔茨吉特市的首个动力电池回收试点工厂进行,目标是打造原材料回收闭环管理体系,对锂、镍、锰、钴、铝、铜和塑料等有价值的电池原材料进行工业化回收,再通过湿法冶金术,使用水和化学试剂将不同原材料分离处理。从长远来看,大众汽车集团的目标是回收95%以上的原材料。

3.

发力中国市场

大众汽车集团的电动化战略中,中国是核心之一。 迪斯表示,中国是大众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2020年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大众总销量的41%。 根据大众汽车集团的规划,预计到2025年,大众在中国市场整体新能源销量将达到475万辆,MEB平台国产车型达15款; 在华产品组合35%为电动车; 年销150万辆; 到2030年,大众在中国的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要达到1200万辆。

为了加强对新能源领域的中国产业链控制,去年5月,大众宣布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淮集团50%的股份,同时增持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 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紧接着又以60亿元认购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非公开发行股票,持股26.4%成为第一大股东。

去年9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表示,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大众汽车将携手合资企业伙伴——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江淮大众,在中国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91亿元),加速布局中国电动出行领域。

根据大众集团公布的2021年新车规划:ID.4和奥迪e-tron(参数丨图片) GT将于一季度上市;斯柯达Enyaq IV和奥迪Q4 e-tron将于二季度上市;ID.6将在三季度上市,分别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生产,其中上汽大众生产车型为ID.6 X,一汽-大众生产车型为ID.6 CROZZ;而西雅特EL-BORN车型将于四季度上市。大众安徽合资公司将在2030年基于MEB平台推出纯电车型。

斯柯达会不会退出中国?迪斯对此表示,斯柯达未来将在上汽集团的帮助下重振品牌销量,提高品牌地位。斯柯达品牌在中国近几年销量并不乐观,一度传出要退出中国市场,迪斯认为,斯柯达是大众旗下的核心品牌,在其它市场的强势表现证明了斯柯达的强劲实力,斯柯达不会退出中国。

针对目前困扰汽车行业的芯片短缺问题,迪斯回应称,芯片短缺使大众汽车今年在全球市场减产高达10万辆。目前芯片短缺对大众汽车还有一定影响,但总体情况可控,公司下半年会努力弥补产量的损失。

对于转型,迪斯表示,大众汽车集团由“传统汽车”向“全新移动出行”的转变,需要耗费两个汽车产品生命周期,“我们的转型将是快速的,这将是史无前例的。这场变革将比汽车行业在以往看到的任何一次规模都要大。”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