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or学而来思?这波操作很“成功”,语文辅导班要不要上?
前两天学而思发文怒斥豆神大语文“无节操”,引起一众关注孩子课外辅导的家长们一片哗然,当天文章一经发出就成为了很多家长群热议的话题。
随后豆神大语文也在发文“道歉”,结果又引起了一波热议,不少家长表示真不愧是教语文的……
这两家机构我家孩子都有学,而且都是不仅上过他们的线上课,也上过他们的线下课。只不过今年由于孩子上初一了,学业负担非常重,我们陆续把豆神(立思辰)、学而思的一些课程都给退了。毕竟孩子的学习首先应该注重的是效率和质量而不是通过“量”来硬填。
关于这两家机构的课程好坏相信很多关注过这两家的家长也都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分别都有自己的大量“粉丝”,但是这波操作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市场推广效果,使得很多人对这两家的大语文课产生了兴趣,并且主动询问“哪个更好?”。
不管他们最初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很显然,接下来彼此之间一定都会有新的一波报名……
有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看法,那就是学而思更擅长的是数学方面的辅导,豆神则是语文辅导中的翘楚,而英语自然是传统的新东方了。
尽管还有其他一些教育机构,尤其是一些地方性非常突出的教育机构存在,但是就国范围内来说这三家算是在语数英这三科中影响认知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了。
今天我不是来评判这两家孰对孰错的,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想跟诸位家长分享一下我对语文辅导班的一点个人的看法和选择经验。
本文读下来之后可能会让很多家长产生一种“必须要报”的错觉。
需要说明一下:在我眼里,所有的辅导班其实都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和工具,无所谓必须或者绝对不用,是否有需要一定得是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
只是因为今天的分析难免会多说一些跟这些辅导班有关系的内容,所以才容易导致产生我这是在打广告的错觉,我上面都说了,我都给孩子把课退了……如果真的好到了离不开,我们咬牙也得学下来不是吗?
我们需要学“大语文”吗?
首先来说“大语文”是一个炒作起来的概念!
但是这个概念你不能说它是错的,尽管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定义,可是你都不得不说这些定义都是对的,都是有意义的。
语文学习在传统的认识上往往我们会局限到两个点上:
1、课内的语文学习;
2、课外的阅读、积累。
原本多年以来的语文学习模式当遇到了语文教学改革之后,使得语文教育和教学遇到了全新挑战。
无论是家长、学生甚至是老师都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客观的现实问题——以课本为主的课内教学不得不接受考试中“原题”大幅减少的客观现实。
相信一般地方的小学三年级之后的家长都会深有体会,你会发现孩子们的语文试卷考察的内容基础知识部分及传统的我们认为需要死记硬背的围绕字、词、句、修辞等占比越来越少了,反而是诗词、阅读(包括必读书考察)和作文比重加大了。
所以很多家长都感慨数学、英语有办法短期内提高起来,但是语文真的是没有任何的好办法。
而语文的这个变革成就了立思辰(豆神大语文、中文未来)的发展,这就像过去英语学习成就了新东方、数学成就了学而思一样,在各种资本、市场的运作下,“大语文”的概念彻底被炒起来了。
它不像传统的语文辅导班,比如传统的往往都是或者针对阅读理解,或者针对作文,大语文是把语文学习从基础的语言学习到所谓的文学素养培养都涵盖在内,使得学生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下能够接触多全语文的学习。
而且它是一个独立体系……几乎可以完全跟校内语文学习独立出来的体系。
从孩子的升学、考学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大语文”有必要学。
即便是不去报班学,那么你也应该去了解一下他们大概都学什么、讲什么,然后自己给孩子做补充学习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有针对性补充上。
因为它本身就是为了素质+应试的结合,且长期目标一定是围绕应试的。
有必要报班吗?
这个问题等于没问,因为我上面都说了,我都退课了,这说明最起码我认为学语文不一定非要报班的。
但是我也绝对不认同那些说什么只要多读书就行了的观点!
最起码你会发现大多数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多读书”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难做到的事情,不是不想读,而是很多时候没时间读了。
小学生阅读的书籍
所以特别提醒一下家长朋友们,孩子小学时候有条件多读点一定要多读,等上了初中之后,说不定您的孩子也会遇到想读而时间不太够的问题。
我不认同“多读书”的说法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多读”容易做到,但是“如何读”才更有效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的。
我讲一个大语文课程上的阅读例子:
你比如《西游记》这本书,他们的课程只需要一次课(一般是2个小时,包含课间)就给你把整本书“讲完”了。
好吧,你说《西游记》这种非常大众的书很多孩子早就读过了,所以听这种课就当是复习一下也挺好,而且老师还能给你串出重点来等等。
那么其他的一些世界名著呢?比如六年级给孩子讲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普希金、高尔基等等及其代表作的时候呢?
你觉得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孩子能收获多少?
但是大语文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且你也会觉得有道理——尽管只是这么短的时间给孩子们串讲了一下,可是这会有助于孩子未来真的去读的时候提高效率。
而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舒适区”的问题,即当孩子对一件事物完全不懂的时候尤其是听不懂的时候很可能毫无兴趣,如果是没听之前就都懂了可能也会没兴趣认真听,只有当他们知道点,但是知道的并不多的时候才会更认真……
我上面只是举了这一个例子。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
这件事情你觉得非得上辅导班才行吗?
我个人觉得并不需要。
网络上有很多的资源足以帮我们把这些事情做好的。
当然,我这里只是讲了大语文中的关于“阅读”这一点,其实它还包括了其他很多的内容,比如文学史、不同类型的文章的赏析学习、写作练习等等很多方面的内容。
所以在要不要报这点上我个人的建议是:
1、如果你没有更好的选择,且孩子时间也宽裕,那就报一个;
2、如果你自己能够帮助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补充拓展,完全没有必要报。
我们很多家长聊天的时候对这个东西的看法其实往往是定义为:没事儿当成故事听听也行……
语文学习切勿被校外带偏了
我不否认现在的很多教育机构在课程开发上做得非常专业,在师资上也非常舍得投入,比如我孩子校外辅导班里的一些老师动辄都是北大、清华的硕士……
但是说到考试、升学尤其是高考,我个人认为最最专业的还是孩子的学校、孩子的老师!
原因有二:
1、你知道所有的考试范围、阅卷标准等等到外面教育机构的时候都是二手的吗?
好吧,你可以说这有什么关系,拿到了分析一下就行了。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机构的人无论学历再怎么牛,他们基本上都不可能参与到小升初、中考、高考的批卷中去!
从教学,到考纲,再到批卷……所有的流程都是谁来完成的?
无论是教学还是考试等等教育系统内部都是要进行教研学习的,甚至你孩子的老师本人就是中高考的阅卷人,你觉得他们的专业性会比外面机构差吗?
因此论应试,机构可以说他们很有特色,有多少很牛的学生在他们那里上过课,甚至可以说是培养的都随便,但是千万不要被忽悠了——孩子们真正应试学习的核心战场其实还是在校内,只不过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很少提“应试”这个说法而已。
2、再牛的课程开发能牛得过“权威”吗?
教辅、校外辅导机构的教材一定会有许多非常有质量的,我家这些年来就买过很多,可以说给孩子的学习,给我辅导孩子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你要知道,所有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围绕教材本身以及考纲等二次开发的。
本质上讲,孩子们的老师的课堂其实也是一个“二次开发”的教学实践行为。
且如上所说,学校、老师是更专业的。
最权威的就是孩子们的课本,最权威的讲解其实就是孩子们老师的讲解——当然,我们不能够保证所有的老师能力都很强,但是从理论上、比例上讲,校内一定是最强的!
所以家长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无论你是否给孩子报班,即便是给孩子报了很多班也不要轻视了孩子的校内学习。什么是“事倍功半”?什么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这就是。
多跟孩子的老师沟通,学向孩子的老师请教、咨询,解决孩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这基础知识再去进行额外的补充学习才是最有意义的。
否则孩子们就极有可能出现“
一顿操作猛如虎,收获太少孩子苦
”的问题。
所以,报班没问题,只要不影响孩子的正常校内学习我始终认为学有余力真的是可以报一些的,但是如果你把报班当成了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的关键,那就真的被带偏了。
小学阶段可能表现不够明显,但是等孩子上了初中之后你就会真的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而如果小学阶段没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校内学习习惯,靠得是课外的一些补充让孩子成绩优秀的话,那么到了初中,您的孩子真的可能会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