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 不计东西——张翎新着《归海》(Where Waters Meet)一席谈(上)

作家张翎首次以英文写作小说,中文版《归海》由时报出版。(本报资料照片)

访谈人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马佳(右一)、研究助理焦兰蕙与作家张翎(左一)合影。(作者提供)

北美华裔离散文学中的英文原创若从数量上来说,显然不可与中文原创比肩。若论作品在北美主流(英语)文学中的地位和在北美读书界、批评界的影响力,后者也是占了上风,原因很简单,无论在美国,还是加拿大,英语文学到目前为止,依然是绝大多数读者和批评家的不二选择,所以,出类拔萃的中文原创要进入他们的阅读视域,不得不依赖翻译,而lost in translation--翻译中的遗漏,这样的定律加上参差不齐的翻译质量,往往减低了读者对翻译作品的阅读兴趣,故此,有英文原创作品的北美华裔作家,尤其是z时代的新晋华裔作家持续增长中,推动着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成型的北美英语华裔离散文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北美学界通常把这样的华裔作家分为两类,一类是百分之百以英文写作的,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谭恩美、哈金、黄哲伦等,另一类是中英文兼顾的「双语作家」,而这类华裔作家中不少是在中文写作领域卓有成就后,再操刀英文,开辟「第二战场」,所以,哪怕英文功底再好,也会大概率地落入「张爱玲似的陷阱」──英文创作纵然也获得好评,但和已有的中文写作成就相比,还是难免会有「亮眼」的落差。可是,依然有愿意挑战既往、挑战自我的勇者,张翎便是其中之一。

似乎是要打破这样的「魔咒+陷阱」,张翎的首部英文原创小说Where Waters Meet,今年5月由亚马逊出版社──亚马逊无界(Amazon Crossing)出版发行,一经面世,便引来了国际同行和批评界的交相赞誉,令人刮目相看。

春天的多伦多,和风温煦,阳光明灿,6月6日那天,我们在张翎典雅舒适的客厅,就着新茶氤氲的淡香,听张翎娓娓道来新作的创作初衷以及写作的甘苦。以下的部分访谈记述围绕「双语写作」和「故土情怀」的论题,反映了张翎第一部英文小说创作的心路历程和主题特色。

双语写作 甘之如饴

张翎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写作、发表作品,一直到Where Waters Meet面世前的二十多年的时间内,都使用中文。她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后来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获得了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同时,在作为听力康复师的职业生涯里,英语又是其工作语言,应该说英语是张翎的长项,但她长期坚持以中文创作,并取得不凡的成功。那么,是什么让她萌发了在中文写作领域功成名就后换一种语言写作,并最终付诸于实呢?从所谓「单语写作」切换至「双语写作」,从运用自如、游刃有余的母语写作,跳到相对陌生,不知深浅的第二语言的写作,对一个已经享有很大知名度的作家来说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也正因此,很多作家都会「回心转意」,黯然止步。那么,张翎这种看似突然的转换,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有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张翎在聊到这个话题时,首先举了她少年时初涉英语口语的经历。当时她的口语老师毕业于北大西语系,被打成右派后发配到温州,靠教口语维生。这位张翎「第二语言」的启蒙老师的一句话一直萦绕在她的耳边,让她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人的英文学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他的中文底子是否深厚。这个口语老师当时招了一名入学考试只有10分的学生,但他的中文底子非常好,这个学生后来也考上了北大西语系。张翎又以徐志摩、张爱玲出色的英语作品为例,说明在任何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根基是极为重要的。像张爱玲这样的作家更会把自身具备的文学想像力借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其产生灵动和活色生香的风格。

张翎认为自己从写作的第一天起就对文学语言有很高的要求──达意是基础,传神才是关键。她说「在母语中,你可以把语言掰碎揉搓──You can play with it whatever way you like」 。所以,虽然按照张翎的英语水准,她早就可以用英文创作,但她养精蓄锐,一直不断地打磨自己的英文,力求灵动,并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2019年开始的疫情,阻碍了张翎和汉语世界的文学交流,但也终于使她下决心将英语写作的念头付诸于实;同时,2020年亚马逊无界(Amazon Crossing)出版社推出《劳燕》的英译本后,反映热烈,让她产生了向英语世界的读者直接、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的想法,尤其是中国近现代风云变幻、悲喜交加的历史故事。这两个看似互不关联的因素就这样联袂促成了张翎的第一本让人刮目相看的英文小说。《Where Waters Meet》完稿后不久,张翎又马不停蹄地译写出中文版《归海》,为了照顾中文读者,《归海》做了不少的删减和加写。所以,这部小说的中英文两个版本各有千秋,相映成趣。

作为张翎的第一部英语小说,《Where Waters Meet》的整体结构、词语运用的地道灵动,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细腻情感的生动描写等方面无不展示出张翎深厚的写作功底。那么,张翎在创作英文小说时,采用了与以往创作中文小说不同的写作方式和技巧吗?

张翎和我们分享了她英语和中文写作相似和相异。她说自己是经验型的作家,在技术层面上考虑,每次动笔前都会构建「整体结构、故事框架、人物和章节大纲」;她会使用列出时间线的方法来穿插梳理角色的生平和主要事件,例如王二娃(《归海》中的角色)在哪一年受伤,又在哪一年结婚;再者,她还会采用人物性格列表法来保持故事情节与角色性格的前后一致,比如王二娃打麻雀的情节,既反映了饥饿年代的日常,又表现出他尽管脑受损,但依然知道疼爱女儿的心境。

张翎在中英文创作过程中第二个相似处是珍惜悬念。她承认构建悬念是风险和回报并存的,因为前期稍显平淡的铺垫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如果他们耐心地阅读下去,就会发现后期的章节充满反转和爆发力,而这些正是张翎用心构造的重要时刻。张翎把这种创作小说的方法比喻成制作一个馅饼──「每个章节呈现的是整个馅饼当中的一块,当你只看到其中的一块时,恐怕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甚至你会觉得有点乱,但在结尾处,当你把一块块内容拼接起来,便会豁然开朗。 」

至于区别,张翎觉得英语写作比起中文要多花几倍的力气去寻找传神的表达──「就像你的脑子老是在寻找你的舌头」。但一旦找到,便是妙不可言,乐在其中。她还告诉我们英语有其独特的节奏和乐感。例如,将四五个形容词堆放在一起的句子,是任何一个成熟的中文作家都不会做的,但在英语写作中却会产生步步推进、抑扬顿挫的奇妙语感。在跨文化写作中,注释是作者们最常用于向读者解释非母语文化概念的方法,但张翎采纳了《劳燕》译者的建议,选择花更多功夫在「故事中不露痕迹地化解和编织这些背景概念」。她还会注意英文读者的「知识盲区」,将文化概念自然地融入进句子中,哪怕有时会出现长句子,也要避免使用注释来打断读者的阅读节奏。张翎直言,20多年的中文写作经验让她游刃有余、自由舒畅驾驭中文,但英语写作过程充满挑战,迫使她走出舒适区,却也由此让她找到了新的落脚点,给她带来「思维和神志再次年轻的喜悦」。

故土情怀 源头活水

张翎说她过去二十年的创作灵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她的故土和童年,让她念念不忘她的家族和温州女性的命运;另一个是她作为听力康复师的17年工作经历,而前者在她到目前为止的创作生涯中,占的分量更重。书名中将水作为中心意向便是一个佐证。张翎告诉我们,这可以追溯到她的故乡温州。她第一次静下心来了解故土的地理,是通过一张在五马街(温州老城最重要的一条街)看见的19世纪地图。

张翎当时惊奇地发现,温州历史上居然有几十条流经城区的塘河。而在她童年的时候,还残存着好几条。所以,「河是我对这个城市记忆中重要的一环。小说中讲到的九山湖,瓯江,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很多重要故事情节都是在水边发生的,比如在大鹏湾的那次逃亡。」总之,水成为张翎故土情怀的一大主线。「归海」中主角春雨的名字,也是和水有关。

再则,水也让张翎想到生命的轨迹。张翎的外婆在战乱的年代,把10个孩子抚养长大,而好几个女儿后来都去了边远的地方,在经历了各样生命的劫难后顽强地生存下来。「所以,女性的生命轨迹,在我的脑海里就是河流。我作品中一直贯穿着对女性韧性的赞美,而水便是韧性的象征,因为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地形,它只要流入,就能适应那个地方的形状。它进入一条弯弯曲曲的河道,就变成了那条河道的样子。即便只有一条缝隙,它也能渗流过去。」

春雨平静、镇定地经历战争、灾荒,坚韧地活下去,在张翎的心目中无疑是水的化身。

张翎还专门谈及了英文小说题目中为什么用了水的复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春雨和女儿袁凤的生命轨迹是由水路铺成的──从九山湖、瓯江,到上海的黄浦江、东海,然后越过太平洋,来到安大略湖;二是水将袁凤从中国带到了太平洋的彼岸,促成了她和乔治的姻缘,而这其中还含蓄着东西文化融合的意像。(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