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之巅 天路呼唤
拉萨市第一中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青藏铁路知识。 本报记者 单艺伟 摄
扫二维码看精彩视频
茫茫雪域筑天路,巍巍山川映丹心。在雪域高原之上,青藏铁路宛如一条巨龙,由青海西宁出发,蜿蜒穿梭于雪山之巅、草原之畔、河流之侧,最终停驻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的脚下。
“地高天寒,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沼泽连片……”这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对青藏高原的描述。
作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青藏铁路雄踞于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人类勇气与智慧的结晶,更生动诠释着“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近日,追随着课本中的记述,记者一行搭乘由西宁开往拉萨的青藏铁路列车,深切感受“天路的呼唤”。
英雄的天路
一路艰险一路歌
这是一条英雄的天路。
随着列车缓缓行驶,城市的景象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巍峨耸立的雪山、广袤无垠的草原和蜿蜒曲折的河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彩的山河画卷,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钦佩青藏铁路建设者的非凡勇气。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总里程达到1142千米,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生命禁区”。
“到了唐古拉,死神把手拉;抬臂能摘云,伸手把天抓……”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在这里,铁路最高点达到海拔5072米,含氧量仅为内地的一半左右,水的沸点约为70摄氏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
列车乘务员介绍,在青藏铁路修建中,“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尤为凸显,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疾病高发,恶劣天气时有发生。而这些困难,只是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的冰山一角。
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
拉萨火车站副站长斯朗卓玛是青藏铁路线上的第一代职工,她将这段历史作为奋斗的不竭动力:“建设者们到唐古拉山无人区反复勘测,在坑洼的草地和泥泞的沼泽中徒步前行,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观测项目最多、全年有人值守的高原冻土观测站,提出以桥代路、片石气冷路基、碎石护道、辅助热棒等措施,用中国人的智慧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天亮了!”每当列车驶出隧道,车厢里总有小朋友兴奋地呼喊。先辈数十载的奋斗,让人们得以乘坐着全程供氧的列车,毫不费力地穿越可可西里,翻越唐古拉山,近距离欣赏措那湖风光,在拉萨河特大桥上呼啸而过……2006年7月1日,拉萨河特大桥竣工的那天,也标志着青藏铁路实现了全线通车。
“一直都想去西藏,今天终于实现了!”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学生康嘉烨、吴宇哲,如愿踏上了前往拉萨的旅程,这是他们第一次结伴旅行。无论是临行前的特大暴雨,还是初出远门的紧张焦虑,都阻挡不了他们的热情。
同样对西藏抱有向往的,还有许多国际友人。日本游客史织在姐姐的强烈推荐下来到西藏旅游,记者向她介绍了有关青藏铁路的历史,她表示惊讶与赞叹:“青藏铁路建设与维护都十分困难,希望它能长久地支撑人们的生活。”
雪山见证,苍天铭记。
英雄的天路离不开英雄的中国人民。
从1958年到2006年,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缺少现代化的施工设备,没有可借鉴的成熟方案,数十万建设者们肩扛手抬,将青藏铁路一米一米地向前推进,打破了“高原无铁路”的断言。他们以血肉之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他们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继承和发扬了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矢志创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展现出中华儿女的昂扬气魄。
时至今日,仍有无数护路人扎根于此,日复一日巡查,夜以继日维护。每当列车经过,总能在茫茫戈壁中看到他们庄严的敬礼。在他们身后,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吉祥的天路
雪域高原有了“大动脉”
这是一条吉祥的天路。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历时两年零3个月,抵达拉萨。
今天,我们搭乘青藏铁路列车,从西宁到拉萨仅需20个小时。
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段话:“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运输条件改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吸引了很多企业前来西藏投资。西藏的青稞、藏药、唐卡、民族手工制品、畜牧产品等,也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而更加便捷地走出高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青藏铁路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康,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
提到青藏铁路,拉萨市第一中学九年级学生廖玉驰侃侃而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了青藏铁路开通的历史背景、建设过程和重要意义,令我印象深刻。有了先辈们修建的青藏铁路,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对于21岁的藏族小伙拉旦才让来说,青藏铁路承载了许多记忆。每隔一两年,他们全家人都要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前往西宁,再乘坐青藏铁路列车抵达拉萨。一路上,拉旦才让向记者讲解当地习俗,分享成长故事。
历史和现实证明,青藏铁路这条雪域高原的“大动脉”,为更多人进一步了解西藏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数据显示,自2006年7月1日通车运营以来,青藏铁路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788.54万人次。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342亿元猛增到2023年的2392.67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仅青藏铁路通车第一年,全区新增个体商户和私营企业就达7500多户(家),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税收9.75亿元,占全区税收的58%,其比重首次超过国有集体经济。
雪山、湖泊、峡谷……西藏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景观,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青藏铁路开通前,“出国容易进藏难”一度是西藏交通运输环境的真实写照。现在,旅游业已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游客“坐上火车去拉萨”。
拉萨火车站文化长廊宣讲员格桑央金介绍:“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满载着西藏各族人民情谊的救灾物资专列从拉萨站开出,运送了800吨、价值1200万元的救灾物资,这是西藏自治区首次向外省输出救援物资。”通过青藏铁路,人们旅行、购物、上学、就业、探亲、访友,生活更加便捷。
今天的西藏,社会和谐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持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各族人民不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就像“茶和盐巴永不分离”,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力量。
永恒的天路
做青藏铁路精神的传承人
这是一条永恒的天路。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2021年,“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也为青藏铁路标上了永恒的时代注脚。
“青藏铁路精神是我们的‘食粮’。”开学前,斯朗卓玛连续几天睡在办公室,忙着为学生返校开辟绿色通道。“睡在这里踏实一点儿。”她指着办公室里的小沙发说,“我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在党和人民的滋养下才走出大山,一定要为家乡的交通事业贡献力量。”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一批像斯朗卓玛一样的职工从五湖四海来到拉萨,数十年如一日,为青藏铁路付出着、奉献着。
“朝着雪山的方向去。”青藏铁路拉萨基础设施段宣传助理四朗卓嘎带着记者一行,由拉萨站向西约20公里,来到了拉萨基础设施段拉萨信号车间拉萨西信号工区。工长仁青南杰介绍,这个平均年龄35岁的16人团队,24小时在岗,承担着拉萨信号车间约三分之一的信号设备检修任务。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甘于奉献的党员李小龙、勇攀高峰的退伍军人相世生、扎根无人区十几年的信号工普桑……每个人都有着近乎传奇的经历,而他们总是轻描淡写、习以为常。“没啥说的,传承青藏铁路精神,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话语间,他们的目光坚定、腰杆笔直。
2022年3月,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青藏铁路产业学院揭牌成立,标志着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以弘扬传承青藏铁路精神为己任。
2023年7月1日,复兴号动车组正式在青藏铁路西格段(西宁—格尔木)投入运行,标志着青藏铁路正式进入动车时代。这是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向高海拔、高寒地区拓展的重要成果。
复兴号动车组投入运行后,青藏铁路西格段的列车运行速度从原来的时速120公里提升至时速160公里,西宁至格尔木的通行时间由通车初期的20多个小时压缩至6个小时以内,有效满足了沿线居民和旅客的出行需求,进一步促进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我们要将青藏铁路的宝贵经验和技术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为西藏乃至全国的铁路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供电技术专业负责人李斌飞说。
青藏铁路穿越雪山草原、跨越江河湖泊,连接着内地与西藏,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青藏铁路的故事,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继续传唱……
(本报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易鑫 周子涵 单艺伟 孔萌 田玉 执笔:本报记者 田玉)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26日 第04版
作者:本报特别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