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整治“霸总”微短剧 拜金炫富该“断流” 短剧不能光靠“爽”|有一说一

□赖芳杰

据经济观察报,11月22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指出要不以“霸总”之类字眼作为片名吸睛引流,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和现实逻辑的情节正将此类微短剧推向过度娱乐化泥潭。文件指出,防止存在刻意通过拜金、炫富、炫权、享乐等制造爽点,对主题的把握和主角的塑造偏离主流价值导向,以及宣扬不劳而获、一步登天、一夜暴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的微短剧上线播出。

微短剧单集通常不超过10分钟,虽然时间短,但从诞生就自带剧情夸张、冲突激烈、高能反转等“爽感基因”,不仅快速吸睛,还能激发观众好奇心。不少观众在吃饭、通勤的碎片化时间里观看,获得了感官上的爽感、心理上的快感。部分从业者为了迎合流量算法,持续制造爽感,生产出偏离健康价值观、违背事实逻辑、剧情浮夸俗套的低俗剧情。从题材上看,穿越、复仇、霸总、逆袭、豪门等爆点素材多有“撞车”,剧情套路不乏“富二代宠娇妻”“阔太手撕小三”“废柴翻身”等,有些剧甚至还擦边低俗色情。

长此以往,这些低俗的“工业糖精”“电子榨菜”持续输出扭曲的价值观,如不劳而获、炫富拜金、色情犯罪等,容易误导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导致未成年人对金钱形成错误认知,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也容易激化矛盾、制造冲突。

短剧不能光靠“爽”,拜金炫富必须“断流”。网络平台主动担起社会责任,优化算法机制、审核机制,提升内容审核的精准性。微短剧从业者应该正确认识到,短剧的生命力在于优秀的内容,靠炫富博流量注定是一条死胡同。10天出剧本、一周完成拍摄,低俗“爽感”可以带来一时的快感,但无法对人产生持久的审美吸引力。从业者如果不对创作进行长远规划,那么终会被用户和时代抛弃。在“霸总”类微短剧野蛮生长的同时,一些短剧佳作也撬动了大流量。比如去年最火的微短剧之一《逃出大英博物馆》,短短18分钟的奇幻冒险,为流落海外的中华文物发声,赢得国人共鸣。这说明,内容精品化的微短剧,可以为产业链正向赋能,也值得拥有更广阔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