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部本土原创诗剧《成连与伯牙》上演:探索新精神空间
10月26日晚,由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白云区图书馆承办,广州市萨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执行的“云山·诗·剧”第二届云图诗会在白云区图书馆顺利举行,数百名学者、诗人、作家、艺术家及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广东本土诗人的首部原创诗剧《成连与伯牙》的精彩上演。
融诗歌、音乐、艺术、哲学于一体
诗剧《成连与伯牙》由著名诗人黄礼孩创作,主创团队由编剧黄礼孩、导演陈晶晶、舞美设计黄朝莹、服装设计周钦珊、服装制作吴宗青、作曲王万楹、影像设计柯咏恩及林润谷、灯光设计孔庆潮及朱志军、主视觉设计傅彦斌、舞台监督黄弋毫、音效设计梁瑾宁等艺术家一起构成。
该剧讲述了青年伯牙厌倦仕途,决心追随民间高人成连学习音乐,历经磨难与觉醒,最终创作出传世名曲《高山流水》的故事。伯牙与成连的对话充满了艺术与音乐的哲思,黄礼孩的语言唯美深情,直击人心。
在剧中,伯牙因厌倦官场,决意重拾音乐,另觅人生新出口。他来到民间高人成连处习琴,怎料成连的教育方式异常激烈,竟将伯牙的瑶琴摔碎,伯牙由此陷入了全然的黑暗,对音乐的热情不复存在。民间斫琴师姆缇是成连的同门师兄,与成连亦敌亦友,他也看上伯牙的音乐才能,蛊惑伯牙放弃追随成连,跟着他另觅音乐新境界。正当伯牙陷入两难抉择之时,成连妻子布兰的出现,再燃伯牙内在的生命之火。布兰是灵性充盈之人,她对受挫的伯牙另有温存的启迪,使伯牙在孤独与悲痛中突破自我,创作出动人的乐章。
“《成连和伯牙》在有限、短小的故事框架下,装进去了非常多的东西,虽然外壳上是一个从有琴到无琴、从器物技艺到形而上的成长故事,但装进去的语言,像一场风暴,折射很多面向,随便从一个片段、一个面向裁切出来,都能得到很丰富的表达。比如沉默与言说、艺术与暴力。诗人黄礼孩的语句和修辞是流动的,有时候也非常克里奥尔化,像拼贴画。在台下以感官接受这些台词的表现,会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很受感动”,小说家索耳说出了他的观后感。
“《成连与伯牙》是广东文学史上第一部搬上舞台的本土原创诗剧作品,在国内也是一次大胆的突破。错落有致的阶梯,随风摇曳的芦苇,两种元素呈现了典雅与田园相结合的舞台效果。时而空灵广阔,时而诡秘幽深的音乐,体现了高的舞美水准。”诗人李文巧这样叙述。
黄礼孩表示:“伯牙的名曲《高山流水》并非寻常之物,它穿越星辰岁月,还被送上太空,向宇宙播送,一定有着其内在的诱惑力和神秘模样。正是来自对西周之后那段岁月的凝视,在失常的光芒之中,我辨认出了伯牙、成连、布兰、姆缇、方子春,他们的侠气豪气文气仙气弥漫到一起,轮廓却一一呈现, 这是人的状态,也是春秋时期的精神形态。这部诗剧应该是感性、神秘、生气勃勃,一如从深澈清凉的智慧之井,提上来的生命之水,依然可以滋养今天缺失的纯真、理想、希望与爱。伯牙的《高山流水》不止于人在自然中的顿悟,更有看不见的爱存在里面。我触摸到的《高山流水》,不止于天人合一,更属于爱演奏—— 光荣归于爱,还在散发永恒的诱惑,还在大地上寻找更好的译义。”
当天晚上,清风吹拂,芦苇随风飘荡,光芒随心,诗的意境从舞台上生发出来。演员们的演绎敬业又专业,将剧中人物的情感与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21世纪,广东诗剧走向前沿
在西方,诗剧是一个古老的文体。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诗剧就是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如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中国,先秦时代楚国屈原的《九歌》则是中国最早的诗剧雏形。对于中国新诗来说,一百年以来,有郭沫若、冯至、穆旦等诗人写过诗剧,包括后来的海子、西川、蓝蓝、李轻松、王炜等当代诗人也写过诗剧,但至今搬上舞台表演的屈指可数。诗剧的创作与表演,依然是一个新鲜的召唤及探索。
2020年,在广州图书馆举办的第12届广州新年诗会上,诗会的创始人黄礼孩首次提出演出诗剧,推出了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剧《伊美尔唯一的嫉妒》(符文瑜/导演,季乔/空间设计,程佳/翻译),产生出多层次的审美诗性空间,为读者所瞩目所喜爱所谈论。2022年,黄礼孩索性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诗剧的读法”。第1季推出英国剧作家莎拉·凯恩的《4·48精神崩溃》(陈晶晶/导演);“诗剧的读法”第2季推出著名诗人蓝蓝创作的诗剧《阿基琉斯的花冠》(导演陈晶晶)。诗人蓝蓝这部诗剧首演后,被“爱丁堡戏剧前沿”看中,应邀参加“武汉文学季”的演出。不久的2023年12月,诗剧《阿基琉斯的花冠》作为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云山诗剧:首届云图诗会”的种子剧目进行表演,再度引起关注。《成连与伯牙》则把“诗剧的读法”(第3季),推高了影响力,广东由此成为中国产生诗剧最重要的省份之一。
据悉,“云山·诗·剧”作为诗剧表演平台,面向读者与市民,致力于在读者心中播种诗歌的种子。白云区图书馆一直致力于打造魅力型图书馆,通过举办诗会等文化活动进一步把白云区图书馆打造新型人文图书馆的精神落到实处,增加了艺术图书馆的元素,令图书馆散发出新的魅力。采写: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叶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