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答金融“大胆”赋能科技创新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庞成 广州报道

晶圆加工、氧化、光刻、检测……日前,在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下称“广东微纳院”)的半导体微纳加工中试平台上,一批“芯”产品正在进行中试,等待蜕变。

所谓“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必经之路,更是科研成果跨越“死亡谷”的关键一跃。一般来说,科研成果只要通过中试验证,就表明其成熟度已达到产业化水平。反之,一旦中试结果未达预期,则意味着前期投入或将“一场空”。

事实上,这是科技创新过程中,多数中小科创主体“不可承受之重”,也是银行金融机构望而却步的“难言之隐”。

诚然,将金融资源投入科创领域面临着不可预测的风险,但点亮“科技树”离不开金融护航。特别是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如何推动金融“大胆”赋能科技创新,成为2024年的重要工作。

广东是经济大省,亦是科技大省。2024年以来,围绕“科技强省”建设,广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同向发力,尝试寻找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广东答案”。

如何让银行更懂科创企业

“看不懂”“摸不准”科技型企业,是银行金融机构在服务科创领域时面对的首要难题。

针对这一痛点,广东探索实现“前端工具引导、中端模型适配、后端风补兜底”的特色模式,加强银行对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支持。

据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林平介绍,“前端工具引导”是指该行创新“粤科融”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模式。

“粤科融”创设于2023年年底,通过实施“名单制”管理,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小微企业,全部纳入专项额度支持范围,并通过“粤信融”平台,将企业名单推送至银行机构,实现精准对接。同时,引导金融机构运用“粤科融”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发放的贷款利率更加优惠,促进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此外,推动地方政府部门建立地方税务、市场监管、产业发展等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打造科技型企业评估系统,为企业建立企业画像,并指导银行机构探索设立‘评级贷’‘信用分挂钩贷’‘科创分挂钩贷’等信用贷款融资产品,缓解中端融资适配瓶颈。”林平说。

例如,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推出“再贷款+投贷联动积分卡”模式,该模式打破重历史、重财务、重抵押的传统授信逻辑,通过对企业研学能力、知识产权、科技资质等科创指标赋分,并视得分给予企业授信额度,今年6月,成功为广州某生物医药企业发放首笔纯信用贷款。中国银行佛山分行则创新推出“中试贷”服务模式,针对前述的广东微纳院芯片中试线项目,批复4亿元授信额度,期限长达12年,极大解决了其前期资金压力。

此外,在“后端兜底缺口”环节则是通过先代偿后补偿、灵活调整财政补偿比例等方式与银行共担科技信贷风险,建立起符合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使用规律的绩效评价制度,构建“政府+银行+担保”风险共担机制。

数据显示,在上述政策出台不到半年时间,广东已累计投放“粤科融”支小再贷款60亿元,支持银行发放的优惠贷款中超七成为信用或保证类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4.1%,惠及科技创新型企业1600余家。

如何让国资创投更“大胆”更“耐心”

除信贷资金外,让创投风投等更多耐心资本与科技创新“牵手”,已成各方共识。

在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代表的地方国资已是风投行业“主力军”背景下,广东已逐步形成“部-省-市-区”多级联动的多层次政府引导基金体系。目前,国投(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等国家级科创基金已相继落地。广东省创新创业基金等省级引导基金与多个技术源头单位及各地市政府部门开展产业科技合作,设立科技产业基金。此外,年内,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相继组建多个千亿元级创新产业基金集群,助力地方优势产业发展。

除了不断加码布局,让国资大胆“施展拳脚”亦是关键。2024年,广东率先拉开国资创投考核机制变革大幕。《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明确提出,对国有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考核中“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10月,深圳发布《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要发展“大胆资本”。

业内人士指出,系列举措直面国资创投风投“不敢投、不愿投、不会投”背后的考核机制问题、专业能力问题,令行业期待。“广东的积极探索将给国资创投和市场化投资机构进一步松绑,有利于提高市场化投资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秘书长肖飞向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新设或在管的政府引导基金延长存续期,形成与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更加匹配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例如,2023年底注册成立的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二期,注册资本110.01亿元,存续期长达17年。12月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全资设立的政策性产业引导基金福田引导基金发文,支持延长在管子基金存续期2年,成为全国首例。

另一方面,除政府引导基金外,今年以来,保险、银行系“长钱”在股权投资市场的活跃度亦不断提升。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宣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深圳等18个城市。在政策落地不到一个月后,五大AIC、五大国有银行在穗分支机构与粤科母基金等12家投资机构签约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意向合作,多个项目首期拟投平均10亿元资金规模,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广东省、广州市战略性新兴科技产业。

如何啃下科技保险“硬骨头”

一项新技术、新产品创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需要跨越从实验室研发、小试到中试的关键关卡。科技保险如何发挥作用,为各类的研发主体量身定制“定心丸”,亦备受瞩目。

今年10月—12月,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的指导下,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广东主要财产险公司,发起广东科技保险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在调研中,广东智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思佳抛出疑问,“早期药物研发的不确定性非常高,科技保险能保什么?我们需要拿出多大比例的研发资金去交保费?最终保险又能反馈给我们什么?”

这也道出了当前科技保险需求侧的现状:对科技保险认知不足、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国内科技保险发展始于2006年,经历了从试点产品到全面铺开的过程。如今,科技保险产品已覆盖了包括研发、成果转化以及市场推广等科技项目各生命周期。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目前科技保险种类丰富,但大部分产品是将传统的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等产品“套”到科技企业上,并未打到科技企业心坎上。“保险机构在真正深入为科技研发活动提供全生命周期风险保障方面,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某机构科技保险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挑战在于科技行业数据可获得性较低,可能令保险行业所仰赖的大数法则面临失效。此外,由于科技保险的创新、经营往往需要较长周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盈利,这也削弱了部分险企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的意愿与动力。

对此,广东保险行业尝试迈入科技保险的“深水区”,啃行业“硬骨头”。针对科技保险缺风险定价数据等问题,科技主管部门牵头推动保险机构与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科技活动主体的合作,共同收集风险数据,建立科技风险数据库;同时,创新引入“技术就绪度”等成熟标准,提高保险产品定价和风险量化的准确性。

此外,今年以来,广东科技部门还通过与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合作,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广东着力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引导保险业出台8款科技保险示范条款,目前,正以“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模式陆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