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发现 早鸟和夜猫子 大脑认知能力有差
一项新的研究比较了早鸟跟夜猫子这两种睡眠型态在不同健康领域的表现。(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平日的生活作息决定了一个人一天当中活跃的时间,一项新的研究比较了早鸟跟夜猫子这两种作息人士在不同健康领域的表现,包括体力活动水平和心理、代谢及认知健康,没想到夜猫子的认知能力比较好,不过更重要的是无论作息如何,都要睡满7到9小时才健康。
据《今日医学新闻》(MNT)17日报导,伦敦帝国学院外科暨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癌症部门博士研究员韦斯特(Raha West)表示:「了解睡眠对大脑功能的影响非常重要,因为睡眠对我们各个方面的健康都有关。对于认知功能、记忆、情绪和整体心理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睡眠品质或睡眠不足与许多健康问题有关,如神经退化疾病风险增加、认知下降等障碍。」
韦斯特最近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BMJ)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在7到9小时之间对大脑健康是最好的,研究团队还发现,自认为是「夜猫子」的人比「早鸟」有更好的认知能力。
在这项研究分析了2万6000多名53到86岁成年人的数据,参与者完成了各种认知测试,包括记忆、反应时间和流动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流动智力是指在混乱状态中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研究的第一项发现是,每晚睡眠时间在7到9小时之间对大脑功能和提升认知能力是最好的,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和多于9小时都会对认知测试得分产生负面影响,但睡太久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韦斯特解释说:「先前的研究表明,班表变换较大的工作或时差引起的不正常作息,可能会对认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作息固定的早鸟以及夜猫子,是否影响认知功能却没什么研究,尤其是在老年人中。」
研究发现,晚上较活跃的「夜猫子」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优于「早鸟」们,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认为自己既不是早鸟,也不是夜猫子的人,也比「早鸟」也有较好的认知测试得分。
此外,年龄没那么大的参与者和没有慢性疾病的人在认知测试中的得分通常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