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王宁:聊聊十位“宝藏老人”的智慧人生

人生有一万种可能,

重要的是你如何度过此生

王宁央视的记者、主持人,以主持《面对面》《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为大众所熟知。

从2021年开始,她和团队花了三年时间,采访了数十位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却一直默默无闻的“国之大家”,把他们的成长经历、专业贡献、生活智慧记录在《吾家吾国》新书中,分为人物小传、采访对话、采访手记三个部分,让大家认识这10位“宝藏老人”,从中体悟人生智慧。

常沙娜

常沙娜1931年出生于法国里昂,浙江杭州人。中国杰出的设计家、教育家,被誉为“敦煌洞窟壁画图案的解密人”,是敦煌艺术图案研究和设计应用的开创者。

人物心语

“什么是时尚呀?别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丢了中国的传统。你是中国人。”

“艺术设计的创新,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投机取巧,要服务于大家的衣食住行!”

“一说到‘中国元素’就是在衣服上画只大熊猫吗?要有基础审美和文化精神啊!”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和勤奋。”

郑小瑛

郑小瑛1929年生于上海,中国首位女交响乐指挥家,获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俄中友谊荣誉勋章两枚、中国歌剧事业特别贡献奖等,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并在全球20多国成功指挥演出,获终身成就奖,被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人物心语

“让歌剧贴近大众,让大众走进歌剧。”

“音乐是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带来智慧的。”

“事在人为,只要想做就能做出来。”

“我追求——阳春白雪,和者日众!”

王振义

王振义1924年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人物心语

“做一个好人,一个老实人。”

“人应该从为自己想到为别人想,从为自己活到为别人活。”

“不因贫富而歧视,并当尽瘁科学,随其进化而深造,以期造福于人群。”

“清贫的牡丹,人生之道。”

王永志

王永志生于1932年,辽宁省昌图县人。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作为总设计师,他领导团队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战略,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变为现实。

人物心语

“我就是搞国防的,我国强大了,看谁还敢欺负。”

“学习就要学到底。”

“我的目标是零失误。”

“圆梦飞天。”

陆元九

陆元九1920年生于安徽来安,陀螺、惯性导航及自动化控制领域泰斗,中国自动化科技先驱。1949年,他成为世界范围内首位惯性导航仪器学博士。归国后,为“两弹一星”及航天工程贡献卓越。

人物心语

“上天的东西,99分都叫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

“一定要认真,老老实实地干活儿,不能说任何假话。”

“人类生存于世,便总是会向某个方向前进。这个方向也许指向某个人,也许指向某件事。但一个人的行动更多是为了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愈是忘我,为了所爱之人、所爱之事燃烧自己,愈是一个真正的人。”

“要说真话。”

任继周

任继周1924年出生于山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及国家草业科学重点学科点的学术带头人。

人物心语

“与牛羊同居,与鹿豕同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我觉得应该改变中国人的食物构成,我们体质太弱,就是因为吃五谷杂粮太多,吃动物食品、奶、肉太少。”

“借得瓢水还一桶,殷盼薪火待人传。”

“涵养动中静,虚怀有若无。”

陆俭明

陆俭明1935年生于江苏苏州,北大中文系博导,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军者。1960年起任教北大,秉持“形式、功能、认知”路径,探索汉语语法,成果丰硕。主编《现代汉语》获教材一等奖,教学获国家级精品及名师奖。

人物心语

“语法研究要有心,有用。”

“‘发现问题’是研究的起点。”

“要多从学生的角度着想、考虑。”

“研究语言贵在求实、探索与创新!”

汪品先

汪品先1936年出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中国科学院及世界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生于1936年,祖籍江苏苏州。他是中国古海洋学奠基人及海洋领域战略科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及博导。

人物心语

“科学家,靠一种内动的好奇心,还有一种就是责任心。”

“南海3000万岁了,跟它比,我还是个小孩。”

“我们中国应当把南海变成世界上深海研究的一个天然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我是老板,但是我欢迎大家来参加。”

“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

栾恩杰

栾恩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导弹控制及航天工程管理专家,1940年生于吉林白城,求学于哈工大与清华,奠定航天基础。在中国航天初创期,他参与构建“两总”管理模式。针对航天工程挑战,他提出“三个保证”,强化质量管控,提升任务水平。他力推探月工程,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后续领导嫦娥系列取得显著成就。

人物心语

“我这些年走过来,对细节的失败或者任何失败的苗头,都极其重视。”

“如果人没有精神,那要这个躯壳还有什么用?那就是猴儿。”

“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个词。”

“认真踏实,人生的品格。”

陈和生

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粒子物理学家,1946年生于湖北武汉。自幼对物理充满热情,历经“文革”考验,坚持自学不辍。1978年重返学术,师从诺奖得主丁肇中,获麻省理工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他主导升级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领导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为我国高能物理研究赢得国际声誉。

人物心语

“我觉得中国的科学技术归根结底要靠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奋斗才能实现。”

“我觉得我这个人应该说定力还是很强的。”

“少年强则中国强,愿中国有更多有志青年投入科研,为国效力。”

“高筑神州风雨楼。”

与王宁和她的朋友们面对面

2024年,《吾家吾国》从节目到书籍出版,这些老先生在这个世界上活过、爱过、奉献过的人生点滴,会带给更多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往事沉浮,这些饱尝风雨的世纪老人,也曾与你我一样是满怀热忱、憧憬与迷惘的少年。

但人生有一万种可能,重要的是,你想如何度过此生。

8月22日,《吾家吾国》作者王宁邀请她的朋友们来到首都图书馆·北京城市图书馆,王宁将讲述《吾家吾国》节目和书籍创作的初心以及记录的意义,她的朋友们也一起来分享《吾家吾国》书中老先生们的故事给自己留下的独特感受以及带来的人生启迪。在“躺平”思想大行其道的时代,书中的人生故事就像一面面镜子,照见我们内心的困顿与迷惘,又在时光长廊的彼端埋下不言而喻的答案。希望这些“国之大家”的成长经历、生活智慧,能为你我的心灵注入正能量。让我们都到找到“如何度过此生”的人生答案。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预约参与现场活动,与王宁和她的朋友们面对面!

主办

中信出版集团

首都图书馆

嘉宾(部分,非全部)

崔冬晖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研究员、航天应用与测控专家、王永志院士助手

月亮姐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主持人

李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读者须知

1.请配合工作人员的现场管理。

2.活动过程中,请保持场内安静,并将手机等发声装置置于静音状态。

3.为保护知识产权,未经授权,禁止录音和录像。

4.主办方会对讲座进行全程直播并摄录,读者到达现场即视同接受群像、特写等拍摄及传播。

5.活动中嘉宾的观点不代表本馆立场。

6.活动内容视具体情况调整,以主讲人最终讲授内容为准。

7.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首都图书馆及主办方所有。

我们还有这些活动

-End-

2024.8.20

编辑:楚旂 | 审核:孙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