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年内二次降准,能为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
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包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的金融机构)。经历本次调整后,国内金融机构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这是央行2023年以来的第二次降准,降准幅度和前次(2023年3月27日)幅度相同。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本次的降准并不令人意外,许多国内券商机构均提及过三季度降准的预期。因此从市场表现上,本次降准并未引起二级市场波动,截至9月15日收盘,上证指数跌0.28%,沪深300跌0.66%、科创50涨0.71%。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涨0.75%,恒生科技指数涨0.46%。
01
年内二次降准,为的是补充流动性
从政策目标上看,本次降准主要针对的是国内的中大型银行,不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为5%的对象。在降准规模方面,国内券商普遍预测本次降准释放的中长期资金在人民币5000亿—6000亿元。
在预期方面,自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市场对三季度进行二次全面降准就有了预期。为促进国内经济复苏,政治局会议提出了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和活跃房地产市场的政策,8月-9月是这些政策的密集落地期,而这些政策的落地为本次降准举措打下了铺垫。
资本市场方面,8月28日政策端“四箭齐发”。提出降低印花税、暂停IPO、出台减持新规,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等措施稳定市场信心,提振市场活跃资金。而在9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保险行业新规,对释放保险法规占用资金,并引导险资入市。
地产行业方面,8月-9月中,包含北上广深在内的多家城市出台“认房不认贷”政策,扭地产交易的悲观预期。在房贷利率上,政策调整了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并通过房贷置换的方式降低存量住房的贷款利率,降低购房者压力。同时,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也在多个城市稳步推进。
两大政策的落地方向均以释放政策占用资金、活跃市场流动性为主。但地方政策的执行需要现金来推动,而政策的连续出台会让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面对大量的资金释放需求。具体来看,8月新增社融3.12万亿元,同比新增了6316亿元,地方债发行达到1.3万亿元,创下近年来的新高。金融机构的认购缴款将抽离大量的现金,导致部分金融机构产生阶段性的流动性压力。
从影响上来看,9月银行间资金利率水平显著提升,DR007利率仍持续高于7天逆回购利率。而展望9月-10月,监管政策要求2023年新增的专项债需要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原则上在10月底使用完毕,而2023年目前尚有7600亿元的专项债额度尚待发行。无论是从维持利率稳定角度,还是补充银行间流动性角度,本次降准都非常有必要。
02
降准落地后,市场还需要更多的“面”
在本次降准完成后,大型、中型银行间的流动性压力得到缓和。而随着降准拉低了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年内降息的空间也得以打开。当前房地产销售数据尚未出现明显好转,政策端利好信号已然释放,若银行能够执行进一步的降息,在稳定居民购房预期方面或能发出更大的作用。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整体增速是长期向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2023年以来我国稳增长压力持续存在,这也是7月以来政策持续发力的原因。市场需要宏观政策加码逆周期调节,最重要的就是重振居民对增长的信心,提升内需消费,拉动经济活力。本次的降准,和此前的一系列积极政策的目的均在于此。
从直接影响来看,降准能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增加银行可进行投放的贷款规模,对银行股构成利好。结合近期的房地产利好政策,预计四季度银行贷款端的收入有望获得提升,银行股或许存在一定的配置机会。
而间接影响来说,5000亿—6000亿的流动性释放,无论是对于经济还是A股、港股市场都是存在利好的,但流动性的利好无法成为决定市场方向的主要原因。流动性是“加水”,市场需求才是“面粉”,想要把面团揉大,光有水是不够的,来自内需的面粉,和来自出口的面粉,都需要进一步加力才行。
在逆全球化盛行,出口链承压的背景下,内需是我国当前“揉面”的核心要素。无论是稳定产、稳外资还是促进消费,终究导向的落地方向还是扩大需求动能。地产领域的政策支持已然充足,进一步促消费的政策呵护或许会是四季度的主要发力点。
而对于二级市场来说,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有望成为构筑“市场底”的基础。在笔者看来,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反应的是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日前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再到当前的降准,再到未来可能进行的降息,都是巩固市场信心,扭转投资者预期的一环。在利好的不断积累下,量变总会引起质变,政策底已至,市场底尚需多少时日?
再回到开头看今日的涨幅,大盘整体、蓝筹、中小板、科创板,不同指数的涨跌区别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前时间点投资者对不同赛道的信心。随着政策的推进,市场风格或许正在完成从防御到成长的转变,而当“弱现实、强情绪”的市场风格持续时,所谓的“市场底”才会真正到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