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总裁 杨金龙 下个五年稳中求新
央行总裁杨金龙。图/本报资料照片
中央银行总裁杨金龙2022年12月27日获颁总统令,新任期从2023年2月26日到2028年2月25日。这是杨金龙2018年上任总裁来的第一次续任,向来低调的他获续任当日傍晚,透过幕僚回应:「感谢长官给我机会,为国家服务,会和本行同仁继续全力以赴,谢谢大家的关心与鼓励。」
环球金融杂志(Global Finance)2022年8月公布2022全球主要国家央行总裁评比,杨金龙拿到A,为任期内的第三个A,比2021年的A-,上升一级。杨金龙依旧一贯回应,「这是全体国人、政府行政团队及央行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
拥有英国伯明罕大学经济博士学位的杨金龙,在台湾的学历是政大国际贸易研究所硕士。他为央行长期培育的人才,自经济研究处研究员作起,历经经研处、外汇局,驻伦敦代表办事处和业务局的历练。
杨金龙的首任总裁工作,接手的是「14A总裁」彭淮南累积20年的荣光。没有足够的央行历练功力,不要说这个棒子很难接的稳,可能连伸手出去接棒都是颤抖着。所幸,他在担任副总裁期间,一直是彭淮南的重要助手,累积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实务经验。不同的是,大环境变动太快,他必须在央行总裁重责中,重新找到政策定位,更要让央行的政策力量展现出来。
第一届任期内主持过12次央行理监事会议的他,在2022年第四季、也是首届任期最后一次理事会的会后记者会上,媒体终而还是提问「新手总裁的五年心得?」
「这五年,对中央银行是很大挑战,我的心情每年都有不同挑战,而且每年都愈来愈高」,杨金龙说,自己秉持「平时如战时」的理念,对于大小挑战都要很关注。他没有脱口「苦」字,还谢谢大家一起努力。
杨金龙首任总裁职务的五年期间,大环境发生中美贸易战,全球疫情爆发、美国货币政策三度宽松,以及2022年最棘手的俄乌战争、欧美大幅升息、高通膨,和最后迎来的经济衰退。同一时间的台湾,大部分时间的情况逆势全球,海外台商大回流翻转民间投资大成长,经济成长率一度突破6%,新台币兑美元汇率挺升27元常态近两年,防疫也是全球范例。
在此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到底要跟进国际趋势?还是关起门来做自己?这期间开设的中央银行脸书帐号,成为央行与舆情沟通点,其中互有支持者与反对者留言,酸民狠酸央行措施,支持者总是给掌声加上爱的抱抱。央行行政团队常感到两难,杨金龙从未厉言,放手让有才的小编挥洒。
现在的央行理事会成员任期和总裁不同,也会有不同意见,成员里有媒体贴标签的鹰派,以民主社会的台湾多元管道释放个人观点,例如有学者理事出书重批前总裁彭淮南的政策,有以兼任台湾大学教授头衔在《台湾银行家》杂志投稿「提醒」货币政策的不足;有靠向中央研究院院士用力「体检」台湾货币政策。杨金龙总以「央行虚心接受各方的意见」回应。
值得鼓掌的是,杨金龙不让自己和央行受困于各界批评,他大步踏出央行大门,在关键时机到重要单位专题演讲,每一次的演讲,都是重要政策的公开说明,演讲内容也都是自己带着经研处团队一起讨论。例如财金公司主办的金融资讯系统年会,总裁的专题演讲是央行数位货币(CBDC),清楚说明央行对数位货币的态度和未来虚拟资产的准备;到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60周年活动的专题演讲,从央行立场把台湾的通膨与货币政策,对着学问渊博的经济家们详细回顾。
中研院的场合是史上首度央行总裁在中研院专题演讲,可视为央行正式回应稍早公布的中央研究院《台湾货币金融改革政策建议书》。杨金龙没在演讲中霸气宣扬央行的丰功伟业,还多次敬称前央行副总裁许嘉栋是「老长官」,结束后亲自走向学者握手致谢,最后加上一句「很喜欢学术界」,体现他的心胸开阔、谦虚为怀。
杨金龙迎向第二任央行总裁任期的2023年,央行再抛出「因应气候变迁策略方案 」,台面上是配合我国政府2050年净零转型规画,央行率先针对气候变迁恐对金融稳定、物价稳定与经济成长,所作出的完整行动方略。然而,即使金融政策先行者的美国联准会,对此议题也仍在摸索试行,央行就公开「两大政策目标,三大核心策略,五大类政策措施」,且是央行内部跨局处向总裁报告后共同端出,并以开放心态邀集各产学界一起行动。
在原有的传统货币政策及公开操作工具稳固基础上,杨金龙第一个五年总裁任期提出许多创新议题,在他的第二个五年总裁任期,预估也会新意不断,异议者势必要多作功课,才能跟上央行前进的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