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百步蛇生殖生態揭秘 護卵、護幼影像全球首發

林业保育署今天举办记者会,公开完整记录百步蛇护卵、护幼到幼蛇离穴的过程,是全球首笔野生百步蛇的生殖生态珍贵资料,林业保育署署长林华庆表示,此次记录完备了台湾本土百步蛇的生殖生态资料,弥足珍贵。记者邱德祥/摄影

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自然教育中心的环教师及参加暑期营队的小朋友们,去年在八仙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内,发现一条百步蛇,一周后环教师在该地的一处洞穴内再次发现时,已经伏在一窝卵上,台中分署分署长张弘毅随即安排现场设置防护围篱,并委请野声环境生态有限公司架设监视摄影器材,完整记录这条百步蛇护卵、护幼到幼蛇离穴的过程,林业保育署今天举办记者会,公开这项全球首笔野生百步蛇的生殖生态珍贵资料。

林业保育署表示,百步蛇为台湾原生的蝮蛇科蛇类,属「珍贵稀有」保育类野生动物。回顾文献,过去有许多蝮蛇科蛇类被记录到护卵行为,但多数仅观查到野外雌蛇蜷曲于卵上,或是在人为饲育环境下的观察纪录,本次台中分署在发现野外百步蛇产卵后,积极运用各种拍摄技术全程记录,过程中更投入人力24小时日夜不间断守护,才得以取得如此珍贵的资料与影像。

台中分署分署长张弘毅说,这是台湾也是世界首度揭露百步蛇在野外产卵后的护卵、孵化、护幼,到幼蛇离巢的完整过程与行为,分署协同野声团队以红外线自动相机,搭配缩时摄影机、夜视镜、密录摄影机等科技器材,历经2个多月时间日夜拍摄,成功记录到整窝20颗蛇卵的孵化,以及幼蛇全数平安离穴的过程,并以不影响幼蛇活动的谐波反射器,成功追踪幼蛇离穴后的活动,也是全球幼蛇追踪研究的重大突破,台中分署补充,本次也观察到雌蛇的护卵与疑似为了利于蛇卵孵化而在午间离穴一段时间再回穴的体温调节行为,以及幼蛇孵化后雌蛇仍持续留在穴内的护幼行为,此外,更首度运用国外雪崩时的拯救系统谐波反射器,进行幼蛇离穴后的活动追踪。

林业保育署署长林华庆曾是蛇类研究人员,但相较于野外难以观察到百步蛇繁殖初期的求偶配对,林华庆说,从过去在动物园的繁殖即观察到,百步蛇是在十月间开始求偶,雄蛇温柔吐信,母蛇昂头作态,经过三周形影不离的交配期间后,雌雄蛇就回复独行生活,不再有任何互动,而交配后的雌蛇从翌年二月起,身形明显粗大,直至七月旬产卵;产卵前,雌蛇至少有长达8个多月的时间未再进食。过程中也发现,雌蛇的护卵行为在产后两周内特别明显,会强力抵抗工作人员碰触蛇卵。

林华庆也特别指出,由于圈养环境难以维持适合蛇卵孵化的稳定温湿度,必须将卵移置孵化箱,因此无法观察到蛇卵孵化后期雌蛇的护卵行为,以及雌蛇在什么时机离开卵窝或幼蛇,是否会有护幼行为等关键。因此八仙山的案例,刚好补足了长期以来百步蛇繁殖资料空白的后半段,而从89年动物园的圈养繁殖,到相隔23年后的八仙山野生个体生殖观察,整合后刚好完备了台湾本土百步蛇的生殖生态资料,弥足珍贵。

台中分署表示,八仙山国家森林游乐区林相生态多元丰富,当然也是许多蛇类的栖地,该分署会将此珍贵案例,纳入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的教案与环教活动。林业保育育署也提醒,蛇类是台湾自然生态系的一环,也是生态健全的指标生物。民众到山野活动时,只要有夜间照明,避免双脚肢体外露,或伸手进入看不见内部的枯木树枝推及石头隙缝,就能平安无事,而且台湾的蛇类并不会主动攻击人,即使狭路相逢,不要试图攻击、捕捉,安静离开或待蛇自行离开即可,享受山林同时,也应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林业保育署今天举办记者会,公开完整记录百步蛇护卵、护幼到幼蛇离穴的过程,是全球首笔野生百步蛇的生殖生态珍贵资料,林业保育署署长林华庆表示,此次记录完备了台湾本土百步蛇的生殖生态资料,弥足珍贵。记者邱德祥/摄影

林业保育署今天举办记者会,公开完整记录百步蛇护卵、护幼到幼蛇离穴的过程,是全球首笔野生百步蛇的生殖生态珍贵资料,林业保育署署长林华庆(右五)、台中分署分署长张弘毅(右四)和全体工作人员合影。记者邱德祥/摄影

林业保育署今天举办记者会,公开完整记录百步蛇护卵、护幼到幼蛇离穴的过程,是全球首笔野生百步蛇的生殖生态珍贵资料,林业保育署署长林华庆(右六)、台中分署分署长张弘毅(左六)和全体工作人员合影。记者邱德祥/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