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漏光...飞机失控机长苦撑 一名乘客走进驾驶舱 救了185条性命

图为麦道DC-10飞机,与苏城空难的当是班机联合航空232为同一机型。(图:shutterstock/达志)

济州航空2216号空难震撼全球,也再度唤起飞安意识。35年前美国就曾发生客机液压油漏光,导致飞机无法操控,在3名机师的神级技巧与一名乘客的协助下,让本该全机罹难的班机,救回了185条性命,甚至间接救援到2003年DHL货机巴格达遇袭事件的飞机。

1989年,一架自丹佛飞往费城的麦道DC-10机型联合航空232号班机,位在机尾的2号引擎爆炸,扇叶碎片击破油管,导致3组液压系统全部故障,各翼面的控制功能都失效,飞机急速下坠,机长海恩斯(Al Haynes)与副机长当机立断,关闭2号引擎,并靠加大剩余的2个引擎出力维持佩平,擡起机鼻。虽然一度回稳,但飞机仍处于无法操作状态,加上飞机转为持续爬升,若持续下去,就会导致失速而坠毁,2位机师只能不断来回加大、减少引擎出力,时间所剩无几,机长紧急连络航管,决定迫降在苏城机场。

巧合的是,当时乘客中刚巧有一名DC-10的飞行教官丹尼费奇(Denny Fitch),他一看窗外查觉到飞机右翼下垂,若只是2号引擎故障不可能有此现象,怀疑有更严重的情况,当得知液压油全部漏光时,立刻拜托空姐向驾驶舱传达自己身分,随后获得许可进入帮忙。

费奇就这样从经济舱「升等」到驾驶舱,帮忙控制节流阀,让机师可以专注在操作引擎推力上。由于不能控制方向,飞机无法左转降落,只能顺着惯性慢慢向右偏,绕了好几圈后再降落。当时地面人员获知恐发生重大空难,因此电视台记者早早就在机场守候,航管员甚至不敢看降落画面。

一般飞机进场时,速度约在120至140节,但联合航空232因只能透过加大引擎推力维持飞行,速度达到230节,甚至高于太空梭降落速度,代表落地时撞击力道也会超乎想像。

靠着机组员精湛技术,飞机眼看即将成功着陆,但在最后一刻不知是遇到垂直风切,抑或是操作失误,飞机向右倾斜落地,翻滚后爆炸起火,最终全机296人有111人丧生,4名驾驶舱的人员则奇迹似存活下来,此事就是广为人知的「苏城空难」。

事后调查,发现制作风扇盘的钛金属材质混入了空气,增加脆性,导致飞机在飞了17年后,终于承受不住高空压力,出现金属疲劳,因而爆炸碎裂,加上当时3组液压管汇合在机尾,当管线被击破时,才会造成液压油漏光,如同人被割开大动脉一样,飞机全面失控。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也立刻下令所有班机立刻彻底检查风扇盘,麦道也改良液压设计,在管线中间增加阀门,出问题时可立刻封闭,确保不会所有液压系统同时失效。

由于3名机师与费奇的努力,让本该全机罹难的结局,从死神手中抢过185人,4人也都获得代表飞行员最高荣誉的北极星勋章。然而费奇仍对此事耿耿于怀,尽管过了数十年,接受纪录片《空中浩劫》采访时仍忍不住哽咽,自责要不是自己最后失误,本来全机的人应该都可生存,不过无论是幸存者或死这家属都无法责怪他,尊称他是232最大英雄。

最终费奇在2012年5月,因脑癌在自家离世,享寿69岁;机长海恩斯则在2019年于家乡医院病逝,享寿87岁。而这次的空难也意外拯救到14年后年的DHL空中巴士A300B4-203F型货机,当时货机遭伊拉克民兵飞弹击中,导致完全失去液压,但货机机长甘诺特(Eric Gennotte)因不久前参与了飞安研讨会,联合航空232机长海恩斯也分享了苏城空难的心得,甘诺特利用当时经验操作飞机,成功迫降,成为史上第一架失去所有液压油,却平安降落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