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本支教日记,写满“暖”字
*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20期内容
新疆喀什地区活跃着一群来自山东枣庄学院的大学生。自2018年以来,枣庄学院先后选派11批2211名在校大学生、44名带队老师赴喀什顶岗支教,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学段。来新疆为什么?两千学子用赤子之心作答。
很难,但很暖
来新疆支教的第一天,枣庄学院2020级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学生蓝云翔捧着全班的花名册犯了愁——每个名字都很长,有的还有点“拗口”。为了弄懂这些名字的意思,她和同伴一起,下班后在宿舍里查资料。“古丽意为花儿,阿依木代表月亮般的女儿,阿娜尔意为石榴……”蓝云翔说,“学生的名字蕴含父母的祝福与期望,无论如何不能叫错。”
“每当以老师的样子站在学生面前,我便自信起来,想为学生撑起一片天。”枣庄学院文学院学生于嘉琪曾任教于疏勒县实验学校,提及支教中一次师生互动,难掩感动。
2023年9月21日,支教的第13天,于嘉琪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背课文,并开玩笑说“背不出来的会有小惩罚”。
“轮到一位男生背课文时,他站起来不说话,只是低着头,不久,他开始吧嗒吧嗒掉眼泪,有同学开始起哄。他坐下后,情绪很低落。”于嘉琪说,“我小时候和他一样内向,老师一提问就缩脖子,总担心被人笑话。我特别害怕这件事会伤害他。”
课后,她在一张信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话语:“老师没有惩罚你的意思,性格内向没有任何错,老师知道你善于思考,做事认真仔细。你不必为了别人去改变自己的性格。我们可以内向,但轮到展示自己时,一定要勇敢。”于嘉琪趁课间把纸条塞给男生。那天之后,男生回答问题时再也没哭过。
2018年至今,来自枣庄学院的学生累计在疏勒县教授6000多个班级,服务当地师生40万余人,教学时长60万课时。记录支教团支教经历的支教日记,每年都在变厚,目前收录近千篇,总字数达到100多万字。
一本本厚实的支教日记里,“暖”是高频字。外国语学院学生黄子晨在日记里写道:“班里唯一的汉族学生赵轩颉,每天与维吾尔族同学玩在一起,团结友爱,他们每天放学都会畅快地和老师说再见,光是这简单的话都让我感到温暖。”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王福婷在日记里写道:“在孩子们的眼里,我是无所不能的老师,以后我也会带着这份温暖的力量勇敢前行。”
支教是场接力跑
“支教的大学生非常优秀,我特别想把他们留下来。”喀什地区疏勒县八一中学校长郭明兴说,这些在校生会备课会讲课,上手很快,而且用心用情。
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干部人才组副组长、喀什地区教育局副局长王玉龙说:“支教大学生承担大量多学科教学任务,积极参与学生管理、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区服务,作用很大。”
今年6月,枣庄学院毕业生魏文婕在疏勒县策划了一场毕业演出。坐在台下的,除了支教团的伙伴,还有喀什当地的干部和师生。夜幕中,投向舞台的目光满是赞赏与祝福。
为了弥补支教团部分应届毕业生无法回山东参加毕业典礼的遗憾,枣庄学院每年都会将学士服、毕业证书寄到新疆,由校领导在新疆为他们拨穗。无论是“出征”还是“凯旋”,枣庄学院的操场上总站满师生和家长。大伙的掌声代替语言,一浪高过一浪。
2018年至今,百余名枣庄学院毕业生通过西部计划、新疆专招等毕业生就业项目,主动选择去新疆工作。2021年援疆支教学生冀腾飞,2023年8月再次回到疏勒县,开启第二次援疆支教。“2022年末,一名新疆家长加我微信,向我问好。我的心一下子被击中,决定回去。”他说。
枣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卢衍鹏说:“支教学生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他们的个人成长、心得体会也成了思政课上的生动案例,有助于引导师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援疆支教是一场接力跑,每一棒都要跑出好成绩。”枣庄学院党委书记高峰说,“支教团要争做大美新疆的建设者、民族感情的传播者和民族团结的促进者,为新疆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半月谈记者:张力元 李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