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归来,这个世界已完全不同!

1

今天A股普涨,主要是这轮疫情的至暗时刻已过,各种好消息纷至沓来。

我们先梳理一下:

1)核心是疫情。

上海疫情继续好转,5月30日新增降至个位数,6月1日即将进入恢复常态进程的第三阶段,离全面复商复市不远了。

北京也在好转,单日新增本土阳性病例数已连续6天出现下降。

整体来看,随着“常态化核酸检测”在大城市的普及化,这波奥密克戎疫情算是终于找到了克制办法。

市场信心在一点点恢复。

2)政策落地。

上周十万人电视大会后,各地政府统一了共识,行政重心明显从防疫转向经济建设。

其实5月中旬以来,经济数据已经有了好转迹象。

比如物流,5月26日与4.28~5.4这周相比,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回升了17.2%,邮政快递揽收增加20.1%。

比如汽车销量,根据乘联会数据,5月前三周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78万辆,同比下降16%。

虽然还是下跌的,但与4月相比,销量环比增长34%。

随着6月各项政策的落地,回升的趋势是明朗的。

3)618电商节开启

3-5月份由于疫情影响,线下快递物流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据邮政局数据,4月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单量同降11.9%,增速环降8.8pct。

疫情之下,本来是电商的红利期,没想到现实世界的魔幻,最终使得虚拟世界也步入了寒冬。

好消息是,疫情的最严重阶段终究是要过去了。

复商复市+618电商节开启,使得冷清了一年多的消费行业,也终于看到了一点曙光。

以上三大利好,预计将给家电家居、食品饮料、餐饮零售等消费板块带来一波估值修复机会。

2

回顾完短线基本面,今天君临想聊点别的。

过去两年,疫情的持续虽然只有两年多,但对很多人来说,似乎已过了漫长的一生。

我们回头看看这个世界,更可以说是完全的被改变了。

或许疫情终将过去,但这个世界的各行各业,都已变得完全不同。

1)基建。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高层重启“基建投资”这个经济引擎。

如果说,5-10年前的基建重点,是高铁+地铁,通过轨道交通将五大城市群、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串联起来,打造繁荣、高效率的市场化经济。

那么这一波基建重点,方向已完全改变。

第一,是重点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

比如:2021年的严控省会扩张+设立省域副中心城市,2022年的县城大开发战略。

第二,轨道建设的高潮过去,重点转向中小城市的补短板。

小城市不需要地铁,对高铁的需求也没那么强烈,更需要的是高速路、燃气管道、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等。

第二点跟第一点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都是疫情之下,国家政策的根本转变。

疫情之前,国家的优先考虑是经济效率。大城市人口密集,供应链完善,经济效率天然更高。

而疫情之后,经济安全被放到了第一位。

核心逻辑是:

第一,小城市人口分散,即使某个城市被封城,打击面也相对较小;

第二,小城市地价便宜,适合制造业发展,能够避免像美国一样的产业空心化。

第三,疫情之下全球内卷,中美冲突风险加剧,在战争威胁下,产业分散化的必要性上升。

2)地产

疫情这两年,地产行业处于极度深寒之中,无数地产商的资金链断裂,被迫卖身还债。

源头当然是“三道红线”的政策。

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国家大计。

面对暴雷频频的地产业,国家的救市举措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从供需两端松绑,变成只松需求端,不松供给端。

比如我们看到的,限购、限售、限贷、降息等政策都在调整,在消费者这头,交易的自由度增加了,杠杆度也增加了。

理论上来说,地产市场慢慢就会恢复元气。

但地产商这头,融资政策始终不肯松绑,一直捏的死死的。

原来可不是这样的。

比如在2009年和2015年的经济危机中,除了消费端的刺激,供给端的企业融资政策也有很大的松绑。

也是在那两次危机过后,高负债率的恒大和融创们逢凶化吉,营收规模一路飙车,成为数千亿元规模的地产龙头。

地产龙头们对融资已经上瘾,不断加杠杆,并相信自己已是“大而不能倒”的不坏金身。

由于牵涉面太大,国家又怎么可能不救呢?

但这次,国家还真就不救了。

底层逻辑,同样是经济安全被放到了第一位。

因此,地产的杠杆要降下来,企业不能无序扩张,经济不能被企业要挟。

随着一批高负债率的地产龙头被有序处理,传统的快周转地产模式已经走不下去。

大概率,大家将会掉转头,向香港的李嘉诚们拜师。

学习那种,过去他们不屑一顾的,文火慢炖的物业运营模式。

3)汽车

2020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74.9万辆,同比下降8.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9%。

这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连续第三年的销量下滑、市占率下滑。

又有谁能料到,一场世纪疫情,竟然会是中国自主车的逆袭关键?!

2022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达到46%,并且实现了对合资品牌销量的逆转。

第二季度,由于外资车在上海、吉林的全军覆没,预计自主份额还将创出新高。

这场逆转,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疫情来袭,供应链零件紧缺,外资车企将有限的零件放在了保障本土市场份额上,中国市场的产能出现问题。

这个时候,谁有产能,谁就能赢得市场。

自主车企的供应链都在本土,自然马上扑上去吃掉。

并且,自主车企经营灵活,即使个别零部件出现问题,也能够很快的找到备用供应商,保障产品不断货。

第二,很多人忽略了,2018-2020年的自主车危机,本质上也是一次供给侧出清。

大量尾部的自主车企破产倒闭,它们的市场份额被让出来,给自主龙头们吃掉了。

市场集中度在提升,自主龙头的研发能力也在提升。

经过潜龙在渊的三年,当新一批注重国潮设计、电动化、智能化水平都有明显提升的新车型上市时,市场被惊艳了。

当然,这个时候的新一代消费者,已经是90后,甚至95后。

他们更年轻,对自主车没有偏见,对智能化的接受程度更高,于是顺理成章迎来了对自主车的追捧。

或许外资车复工复产之后,两边的市占率还会有拉锯,但自主阵营强大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你或许没有留意到,今年第一季度,韩系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下滑至1.7%,马上就要彻底退出中国市场了。

这一幕,跟七八年前三星手机退出中国,是多么的相似。

4)制造业

这两年,制造业最大的两个变化,分别是:

第一,新能源产业的大爆发。

疫情之下,中国制造业因为供给稳定,出口增长迅猛。

不过,这要两分来看。

一部分的增长,来自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部分是因为东南亚供应中断,所导致的短暂转移,一旦东南亚开放,形势又将逆转。

这是不可持续的。

另一部分的增长,来自中高端制造业,比如光伏、医疗器械。

这些产业虽然在疫情结束后,会有短暂的衰退,但东南亚在技术上还无法替代,相对欧美又有性价比优势。

未来显然会继续壮大,并成为中国的一张产业名片。

第二,芯片国产化加速。

过去五年,是中国芯片进口替代大发展的五年,疫情这两年尤甚。

最有代表性的指标,是芯片设备国产化率。

以国产芯片大厂长江存储为例,2017-2021年的国产设备招标占比分别为:

6.02%、12.43%、15.79%、17.19%、20.45%。

今年1-4月,国产设备在全国所有芯片厂的招标订单占比则为:24.2%。

虽然光刻机的国产化率暂时还很低,但其余设备都已有了较大突破。

其实这两年,进口替代正是制造业的最大趋势。

不仅是芯片,在机器人、机床、航空航天等产业上都有类似现象。

底层逻辑,跟汽车业是类似的。

一方面是抓住了海外供应链不稳定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抓住了智能化、电动化的趋势。

许多年以后,当中国产业升级成功,晋身发达国家,人们会感谢这场疫情。

5)线上消费

疫情这两年,国内虽然出现了一波虚拟经济的红利,也出现了全民直播的热潮。

但君临认为:

最重要的趋势依然是,创业者和投资人的目光正从国内转向海外,探索海外的广阔天地。

比如跨境电商,SheIn崛起,独立站蔚为风潮,TikTok电商红利出现。

更多人则将国内的模式推广到海外。

比如阿里,现在主要的思路就是搞海外市场,阿里云、电商、支付,海外增速都超过了国内。

游戏等内容行业就更不用说了,都在排队学原神。

线上的流量红利,经过20多年的渗透,疫情第一年的加速,终于见顶了。

6)线下消费

两年多了,线下消费是至今仍在寒冬中挣扎的最惨板块。

但大多数的人,只看到了艰难,看到了挣扎,却没有看到巨大的变化和机会。

以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为例,疫情之下,大量的小品牌资金链断裂,被迫供给侧出清。

2020年,全国关闭酒店约6万家,2021年关闭数量1.3万家;

2020年,全国注销餐饮店30万家,2021年注销了100多万家;

2020年,全国实体店倒闭了310万家;

2021年,我国企业和个体户注销的数量达到了1323.8万户。

它们的蛋糕被行业龙头吃掉了。

龙头们通过引入中央厨房,引入服务机器人,引入冷链物流,引入数字化技术,品牌竞争力在悄悄提升。

这是一次残酷的供给侧出清,也是百年难遇的龙头集中机会。

当疫情的漫长寒冬看到尽头,历史性的投资机会就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想想两年前的汽车业和能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