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标准支撑AI产业发展和治理:AI产业综合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郑雪 北京报道

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建设有了新图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编制形成的《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以更好发挥标准对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保障产业安全的支撑作用。

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既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也是践行安全可控治理框架的关键抓手。相关文件体现了技术标准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治理的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

抢抓AI产业发展先机

2023年AI狂飙,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典型代表的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为全球发展提供了无限想象力。但无限想象力的背后,风险与挑战并存:就业、数字鸿沟、伦理挑战等。“软法”治理工具箱中的标准,则成为践行人工智能安全可控治理框架的关键抓手。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上,伴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创新技术群体突破、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国际合作深度协同等新特点,亟需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欣看来,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既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也是践行安全可控治理框架的关键抓手。

总体来看,《征求意见稿》体现了技术标准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治理的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

《征求意见稿》以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机为目标,完善人工智能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强化全产业链标准工作协同,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征求意见稿》将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四个部分: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其中基础层主要包括算力、算法和数据,框架层主要是指用于模型开发的深度学习框架和工具,模型层主要是指大模型等技术和产品,应用层主要是指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场景的应用。

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征求意见稿》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产业协同、开放合作。

应用牵引方面,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面向行业应用需求,强化创新成果迭代和应用场景构建,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与重点行业融合应用。产业协同方面,加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标准化工作协同,加强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协作,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标准化模式。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在制定程序、整体布局以及法律衔接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中小企业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有待加强。应用牵引、产业协同有助于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张欣说道。

《征求意见稿》提出多个目标。到2026年,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开发类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以上;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

基础共性标准制定应面向市场

《征求意见稿》指出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的建设思路,即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的结构建设和框架建设。标准体系、结构均需从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行业应用、安全/治理六部分出发进行搭建。

那么体系、结构有何不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结构是着眼于标准的要素内容所形成的展示,而框架是着眼于治理流程的内容说明。

二者之间又是何种关系?相互承接、相互促进。张欣表示,一方面,结构梳理的六部分契合产业链特点推进制定工作。另一方面,框架部分厘清每一类标准的核心内容与要素。

基础共性标准,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性、框架性、总体性标准,主要规范人工智能术语、参考架构、测试评估、管理、可持续等内容。

“我国目前基础共性标准呈现不足且相对滞后的局面,这意味着我国尚未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内涵等基础共性技术达成共识,直接制约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张欣说道。

那么,基础共性标准应该如何推进?考虑目前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于技术集成与方案、智慧商业与零售两个应用领域,对于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突破仍然有限。张欣建议,在具体制定过程中,应面向市场,提升标准化需求识别分析能力,构建长效协同合作机制,整合形成智力资本,切实解决企业之需。

《征求意见稿》中,基础支撑标准,主要规范数据、算力、算法等技术要求,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夯实技术底座。包括基础数据服务、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计算设备、算力中心、系统软件、开发框架、软硬件协同等部分。

基础支撑标准制定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吴沈括提示,一是,要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实践以及产业能力。二是,要特别注意国际标准的发展态势,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匹配和衔接,为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安全治理标准发力需最大程度凝聚产业共识

行业应用标准方面,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重点领域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科学智算等。同时加快开展智能农业、智慧能源、智慧环保等共计9个领域标准研究。

吴沈括提示,相关领域的选择是现实需求和未来蓝图的协调配合。结合了产业政策的重点发力方向、产业实践的成熟经验和优势领域,同时着眼于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发展的未来需要。

随着AI全球狂飙,发展安全可信、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都在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标准建设。《征求意见稿》亦对安全、治理标准作出回应。如发力安全标注、内容标识、人工智能伦理审查等标准。

张欣表示,人工智能安全和治理标准对于AI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不仅决定技术信任生态的建立,还会对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战略”的实施产生影响。

“一方面要秉持全周期视角,对各个环节的安全和治理需求提供必要标准。另一方面,要与国际共识性安全和治理标准有机衔接,在充分体现我国治理特征和思路的基础上形成国际共识性的标准和规则。”张欣说道。

在她看来,实施方案上可先划定重要共性场景和领域,优先制定相关标准。此外,还需要注重安全与治理标准与法律法规的有机融合与衔接。

目前,全球视野下安全和治理标准呈现出不同发展思路。

吴沈括提示,少数发达国家推行一种小院高墙的技术霸凌策略,排他性较为突出。中国则强调包容、普惠、开放的思路,突出共建共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标准的发力点在于最大程度凝聚产业共识,最大限度减少非技术因素、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提供可落地、可执行并且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吴沈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