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集体请辞罢工
图╱美联社
新闻提要■医生也会闹事,不是台湾独有,当台湾的基层医界为了「同工不同酬」打算走上街头表达抗议时,韩国则因为政府打算提高医学院招生名额,而集团请辞罢工,进而让医院陷入混乱,以救人为业的医生们到底是怎么了?
精句选粹■Like most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becoming a doctor in Korea requires years of study and a lengthy training period.
台湾基层医护人员为了表达卫福部的「三班护病比新制」同工不同酬的不满,预告3月8日将走上街头抗议。
韩国则因为总统尹锡悦宣布,2025学年大学医学院招生名额将从目前的3,000人增至5,000人,导致近万名实习医生集体请辞罢工,约占全国100间医院医生总数的75%,让医院近日陷入混乱,病患无医可看,多起手术被迫延期或取消。
台韩两国不约而同的发生相似的「医界危机」,主要原因都是医护人员的严重不足,为了填补医护人员的缺口,而提出的解方。不同于台湾,主因出在「同工不同酬」,韩国医生的请辞罢工,问题相对复杂。
尹锡悦政府提高「2025学年大学医学院」招生名额,是为了因应韩国社会愈来愈严重的少子化与高龄化的现象,韩国社会不只是老人多,医院的「老医生」也愈来愈多,加上少子化,当「老」人逐渐凋零时,人口也渐渐跟着减少,包括医生,预估到2035年时,韩国将缺1.5万名医生。
结果,尹锡悦政府提高医学院招生名额的对策,反而引爆医生的集体请辞罢工的冲突。因为对医界而言,这并非对症下药,反而会拉长医院对初级医生的培训过程而加重医院的负担,进一步降低医疗品质。
医界人力结构有问题
其实,韩国医生「不足」并非单纯的人力资源不足,而是结构性的问题,在韩国担任儿科或心脏科的专科医生,不但收入远不如整形外科,还要经常面对烦人的医疗诉讼,也导致一些必须的专科领域几乎招不到医生,甚至是连相关学糸都没有学生要应考。
所以,增加医学院的招生名额,确实是无法根本解决「缺医生」的难题。但是,这值得医生这么强烈反弹吗?对韩国医生而言,答案恐怕就是:值得。
医学院竞争激烈
在韩国,「医生」是社经地位的象征,要成为一个医生,需要经过多年激烈竞争的学习,2023学年,只有排名前0.3%的大学应考生,能考进首尔首都圈的大学医学院,非首都圈的地方大学医学院,也必须是排名前1%的应考生。
竞争会如此激烈,韩国教育界与医界直言,与韩国父母多数会希望孩子成为医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医生在社会上有地位,同时,医生的收人相对是高的,更重要的是,一旦成为医生,除非发生重大事故,否则大概一生都不用担心会失业。
也因此,经过激烈竞争好不容易挤进医学院的人,自然不会开心门变宽了,进而影响自己的权益。但是,相对的,对还没有挤进窄门、又一心想要成为医生的人,则对提高招生名额,是感到「很高兴」的。
只是,不论开不开心,韩国医生集体请辞罢工事件,对韩国急于求医的病患而言,是难以理解与接受的事情,事件也因此短期内恐怕很难善了,其所衍生的医病关系也恐怕不会随着事件结束而画上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