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大砍7只股票估值!最低给出0元,基金紧急出手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炒股少烦恼
近日,多家公募密集对旗下基金持有的个股进行估值调整,这些个股大多长期停牌、持续跌停或濒临退市。
6月25日,汇添富基金公告,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7只股票进行估值调整,其中对碧桂园、ST长康两只股票均给出了0元/股的估值;在此之前,景顺长城基金曾将ST富通的估值价格调整为0元/股,工银瑞信基金曾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威创股份按照0元/股进行估值。
在监管扶优限劣、多措并举削减“壳”价值的组合拳下,今年以来,以ST板块为代表的低价股、微盘股大幅下挫,庆幸的是这些个股鲜少被主动权益类产品重仓,而是多为指数基金、量化基金少量持有,配置权重相对较小。
基金密集下调个股估值
6月25日,汇添富基金公告显示,同日对旗下基金持有的7只股票进行估值调整。
其中,汇添富基金决定自6月24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碧桂园”按照0港元/股进行估值。今年4月2日,碧桂园因为推迟2023年业绩公布而开启停牌,迄今已经停牌将近3个月时间,6月6日再度在港交所公告,香港高等法院颁令将清盘呈请聆讯进一步延期至2024年7月29日。截至停牌前,碧桂园的股价为0.485港元/股,而汇添富基金此次直接给出了0港元/股的估值。
与此同时,汇添富基金还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ST长康”按照0元/股进行估值。自5月6日以来,ST长康已经连续36个跌停,截至6月25日收盘报收0.45元/股,此次汇添富基金也直接给出了0元/股的估值。
此外,汇添富基金还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普利制药”按照9.12元/股进行估值;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威创股份”按照0.01元/股进行估值;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东旭蓝天”按照0.8元/股进行估值;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ST富通”按照0.01元/股进行估值;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ST超华”按照0.01元/股进行估值。
除汇添富基金外,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均密集对旗下基金持有的长期停牌、持续跌停或濒临退市的股票进行了估值调整。
6月20日,景顺长城基金公告,自6月20日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ST富通”进行估值调整,估值价格调整为人民币0元/股。ST富通自5月6日起连续跌停了30个交易日,并因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公司股票自6月18日开市起停牌。
6月19日,富国基金公告,自6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停牌股票“东旭蓝天”进行估值调整,按照0.92元/股进行估值。起因是6月14日晚间,东旭蓝天公告,因无法及时披露2023年年报,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停牌前该公司股价为2.41元/股
同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告,6月18日起,对旗下工银国证2000ETF持有的威创股份按照0元进行估值,而威创股份与前述东旭蓝天同日停牌,停牌前价格为2.19元。
多被 指数基金和量化基金持有
基金公司密集下调上述“雷股”估值,意味着旗下基金有所持仓,不过庆幸的是,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持有上述“雷股”的多为指数基金或量化基金,持仓权重较小,所以下调估值对基金净值影响较为有限。
比如,截至2023年末,全市场有27只基金持有ST长康,其中,汇添富基金旗下的汇添富量化选股、汇添富中证2000ETF位列其中,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分别为0.17%、0.05%;此外,富国中证2000ETF、鹏华国证2000指数增强、国金量化多因子等多只基金也有所持仓。
再比如,截至2023年末,全市场有12只基金持有ST富通,其中同样包含了多只中证2000、国证2000相关基金,以及一些投向小微盘的量化基金等。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募基金共计持有ST中泰、ST证通、ST新潮、ST加加、ST富通和ST东时这6只ST股,且这6只股都是2024年4月底和5月才刚被ST。此外,Wind数据进一步显示,还有基金重仓股中有6只*ST股,如*ST导航、*ST金科、*ST龙宇、*ST农尚、*ST银江和*ST中天(退市)。
今年以来,ST板块出现巨幅下跌,*ST保力、*ST超华大跌超90%,个股一旦被戴上ST帽子,就大概率意味着股价跌跌不休,甚至进入退市股序列。
不过,持有上述ST股和*ST股数量的基金并不多,且多为指数基金。对此,有公募基金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个股被ST后,会被从指数成份股中剔除,而挂钩这些指数的基金产品也需要跟随调整,但在指数成份股调整之前,基金公司一般会提前下调估值。”
也有基金经理表示,在强监管的态势下,他的基金投资组合会尽量规避这类标的,以防止某些风险的发生,而“近期那些被ST的股票,大多数公司本身质地就很差,一般我们也不会入库。”但他同时表示,如果持有的个股“爆雷”或被冠以ST,那也会择机选择斩仓。
“壳资源”正在加速贬值
拉长时间来看,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ST板块便开启了一轮大幅下挫。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万得ST板块指数年内跌幅53.19%,板块整体腰斩,87只ST类股票(含ST股和*ST股)年内跌幅超50%,且跌势暂未见到明显的终止信号。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壳资源”正在加速贬值,淘汰速度也愈发市场化,这背后是监管层扶优限劣、多措并举削减“壳”价值的组合拳效果。
4月12日,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炉,其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强并购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严把注入资产质量关,加大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精准打击各类违规“保壳”行为。
紧随其后,证监会也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一是加强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严把注入资产质量关,防止低效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严监管重组上市,严格落实“借壳等同IPO”要求;严格监管风险警示板(ST股、*ST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二是加强收购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严把收购人资格、收购资金来源,规范控制权交易。三是从严打击“炒壳”背后的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行为,维护交易秩序。四是对于不具有重整价值的公司,坚决出清。
与此同时,在2023年年报披露后,上市公司密集被实施风险警示或被强制退市,不少退市公司在退市之前,本身就是ST类公司的一员,在多重因素影响叠加之下,ST类股票被投资者“用脚投票”,遭遇市场集中连续抛售。
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林丽峰
校对:杨立林
数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