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广州外国语名额分配bug坐实
对文章有疑惑的,可以先看看5月1号发表的这篇文章:
都在私我补录相关的问题,我没有时间回了。
今天工作日,直到刚刚才闲下来,马不停蹄研究和分析了一轮补录计划和待补录人数,做好了数据,数据和建议都放上了ppt,今晚20点30分会有补录直播,等待补录的各位可以留意,还没有预约的可以再点一波下方【预约】。
别看今年补录计划表面上多了,但其实今年的补录难度要高于去年,竞争激烈程度也会较去年大,主要原因是普高线降低了一大截,高于普高线的学生更加,而补录计划里面还很多“无效计划”。
瞄了一眼,大家疯狂讨论的是广州外国语的122个补录计划。
对我来说,这真不是意外,也就是今天内容开头的那篇文章,文章是发表是备用号的,可能很多人没有留意,相关阅读:
文末我是这么预言的:
今天,一语成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说“几十个”还保守了,直接就是122个!
放心,这里没有阴谋论,纯粹就是规则使然。广外名额分配最低控制线高达694分,冠绝全市甚至抛离其他学校。
叠加今年分数线整体下降13分(最低控制线不会下降),流标率率又多了一层,最终竟有76所学校的广州外国语名额整体流标,加上部分流标的学校,合计超过120个补录名额,不足为奇。
今年,第一梯度线以上且需要补录的学生仅仅15位,而广外补录最低控制线是731分。结果已呼之欲出,大概率将没有一个人(或者有1个沧海遗珠?)可以补录成功。
那么,这122个学位,怎么办?
如果像小升初一样再次补录,甚至如一些民办学校一般交由学校自己操作,是不是有点儿戏了?我倒是相信不会这样的,如果直接按照规则结束录取,那么这些如此优质的学位是不是太暴殄天物了?
另外,有一所学费30万+的学校,招498人,结果497人补录(非爱莎),请问,这些学位有什么意义?所谓的今年学位大幅增加,有什么意义?
其实吧,明年要不试试搞3万个这样的学位,这样普高率直奔100%。
说真的,明年是不是应该修复一下这个bu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