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方行·述评(下)丨制度创新求“质”提效 法治引领笃“新”致远
编者按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了解和反映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情况,中国经济时报派出多个调研组赴部分省份实地开展采访调研,推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方行”栏目,刊发这组系列调查报道,供各界读者参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重要原则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怎样做到“因地制宜”、如何做好“发展”文章?为此,中国经济时报选取了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五省(市)为样本,开展了深入采访调查,以火热生动的地方实践讲述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中国故事。
01
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含金量”“含新量”提升
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在调研期间的直观感受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神州大地渐成燎原之势,展现出向“新”而行、以“质”谋远的壮阔图景。
政策先行,保障有力,调研组所到之地,普遍重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顶层设计。从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辽宁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到《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重庆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4—2027年)》……2023年以来,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点带面、整体协同,推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形成了传统产业“开新花”、战略性新兴产业“渐成荫”、未来产业“快发芽”的可喜局面。
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汇聚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磅礴力量。各省(市)提供的数据显示,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四成;今年1—10月份,山东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辽宁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湖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0%;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3.8%……
就不同地区而言,东南沿海地区依托资源禀赋、产业条件、发展水平、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其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先于其他地区。这也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新质生产力最终要落到产业发展上。也就是说,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是怎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如何以数智化、绿色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放眼全国,在各地竞相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合力推动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02
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五方面问题和挑战
尽管在诸多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势如破竹、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或薄弱环节。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梳理调研情况发现,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存在“卡脖子”领域,原创性技术创新突破不足。比如,广东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仍较突出,高端芯片、精密装备、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等领域严重依赖进口。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比如,湖北产业结构不优、企业创新不足、企业转型不快等;山东作为传统产业占比接近七成的大省,需要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问题。三是生产要素融合不够,尤其是如何聚集多维知识结构的人才资源成为关键。比如,辽宁面临人才瓶颈、资金短缺、资本市场作用有限、旧有观念束缚等问题;湖北存在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出资慢,与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相矛盾的情况。四是制度环境尚需完善,尤其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亟待优化。目前,我国高精尖技能人才与创新人才仍相对短缺,基础研究领域、前沿科技领域存在明显短板和弱项。比如,重庆面临产业自主培育能力不够强、产业特色不够鲜明、产业集群规模不够大、行业领军企业缺乏等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法治监督和产权保障等机制,以确保要素的合理投入、产业体系的良性运行。五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外部风险。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教授张占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破解三个方面的瓶颈,即“从0到1”的科研自主创新瓶颈、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制度瓶颈、产业升级与经济体制瓶颈。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周文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目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乃至浪费资源的现象仍然存在,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03
破除制约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制度藩篱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通过调研采访深深感受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制度创新和法治引领。接受调研组采访的专家们对此提出了若干建议。
在张占斌看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不遗余力地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
首先,要加快健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一方面,加快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科研方向选择、路线安排、创新要素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健全鼓励支持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
其次,要加快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一方面,重点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竞争政策、环境规制和区域发展战略等政策的协同;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一批传统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国际领先的产业集群。
再次,要强化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系统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型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效能;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引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最后,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制度。一方面,做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数字要素供给体制机制。
“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制度藩篱,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周文建议,从四个“聚焦”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即聚焦原创性技术创新突破,聚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聚焦传统产业深度转型,聚焦推动数实融合发展。
黄群慧指出,要紧扣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大产业发展,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在体制机制上破题。他分析说,由于未来产业在技术路线、应用场景、大规模产业化等方面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而且技术本身具有原创性、颠覆性,因此,在“从0到1再到N”的创新关键路径上,要完善一系列体制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要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避免一些地方政府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尤其是80%左右的传统产业需要进行深度转型升级。此外,中央把央企定位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这意味着需要围绕这个定位建立完善的容错机制和长期化行为的激励机制。
“创新最终要围绕需求导向来满足。我们谈新质生产力发展往往只关注供给侧,实际上,供给和需求是相互配合、协调推进的良性循环。因此,新质生产力发展也需要注重需求管理。”黄群慧表示,未来,应该围绕人力资本、包容、开放、耐心资本四个方面,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等。
法治如光,护航“新”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周佑勇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打通各种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法治体系在理解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内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调适。”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赵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发展新质生产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一马平川,需要我们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回望过往,党带领全国人民风雨兼程、攻坚克难,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面向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新质生产力必能加快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陈 波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