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名「婆羅多」?莫迪「印度教獨尊」的國家正名運動
印度莫迪政府近来屡屡自称婆罗多,让外界猜测莫迪政府是否有意要启动正名运动,放弃印度之称。「婆罗多」之名来自印度教神话,并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成为英雄之名。图为新德里街头一名男子走过描绘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壁画。 图/法新社
今年G20峰会,9月上旬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会议行礼如仪,内容没有引起外界太大的注意,焦点反倒集中在东道主身上。这是因为印度总理莫迪在主持会议时,其座位前面的国家名牌不是印度(India),而是婆罗多(Bharat)。无独有偶,总统慕尔穆(Droupadi Murmu)也同样以婆罗多为名,宴请各国政要,让此名称更加为全球瞩目。
其实这不是莫迪政府首次使用婆罗多一词,同在今年9月稍早举办的东亚峰会上,莫迪就曾发表谈话,强调东协和「婆罗多」有着历史和地理连结,类似表述也在8月的金砖集团年会出现。也就是说,莫迪政府近来屡屡自称婆罗多,乃是要向外界传达这个名字的重要性,让外界猜测莫迪政府是否有意要启动正名运动,放弃印度之称。
有论者认为,莫迪政府在此刻使用婆罗多为名,是要和反对党互别苗头。不久前印度国大党、平民党(AAP)等20多党集结,更改在野大联盟——联合进步联盟(UPA)之名,变为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n National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简称INDIA,让人觉得在野大联盟不怀好意,刻意用此名对抗执政的印度人民党。
印度总理莫迪在主持会议时,其座位前面的国家名牌不是印度(India),而是婆罗多(Bharat)。 图/法新社
这种阴谋论很快就被在野党嗤之以鼻,如平民党领袖、德里特区首席部长凯杰里瓦尔(Arvind Kejriwal)表示,如果人民党只因为在野大联盟更名,就想更改国名,那么万一在野大联盟改为婆罗多,莫迪是否要把国名改成印度人民党?在野党更指出,现在人民党多使用婆罗多而少用印度,根本是没事找事,因为宪法写明两者是一体概念,除非人民党想修改宪法。
然而,修宪需要人民院和联邦院两院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才能成案,人民党虽有执政优势,但也是过半,离修宪门槛还有不小距离。莫迪政府当然知道修宪的难度,如果把战场升高到宪法层级就会被在野大联盟带着走,因此打算低调处理,且要党内高层避免正名争论——但明年就是国会大选,任何阵营都不会放过造势机会。
如人民党籍的阿萨姆邦首席部长萨尔玛(Himanta Biswa Salma)便表示,婆罗多和印度两个名称牵涉文明冲突,因为后者是英国人给的名称,代表不忘殖民,人民党坚决为婆罗多之名而战。不少人民党政客也附和萨尔玛,企图藉民族主义拉票。而在野大联盟INDIA不甘示弱,提出竞选口号:团结婆罗多、印度就会赢(Judega Bharat, Jeetega India),不让人民党独占该名。
那么,婆罗多究竟有甚么特别?为何成为印度政党的目标?想了解答案必须要从印度的起源说起。
如今印度使用India多年,成为整个南亚文明的化身,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地的历史文化仿佛只从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开始起算,等于是重塑历史。 图/美联社
▌「印度」与「婆罗多」之名的意义
时间回到1949年,刚独立的印度召开制宪会议,首先讨论的便是联邦的名称和领土。有些希望采用古名——婆罗多(Bharat)成为正式名称,有人支持更现代的术语——印度(India),最后双方妥协,决定两名并陈,在宪法第一条写下:印度,即婆罗多,合众邦为一国(India, that is Bharat, shall be a Union of States),两个名称从此被理解为同义词。
印度之名主要来自英国统治者,在英属时期成为整个南亚次大陆的法律名称。英语中的India是源自希腊文,字面意思是指印度河地区,但这个词可能是从波斯文的Hind而来,所以也被称为印度斯坦(Hindustan)。无论起源为何,都可看出印度乃是外界给予这片土地的称谓,并非土地上人民的自称。
婆罗多一词最早可能出自于2,000多年前印度教神话故事——《往世书》(Puranas),里面提到婆罗多之地(Bharatavarsha),被认为是南亚次大陆的梵文名称。此后在印度教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婆罗多变成英雄之名——皇帝婆罗多(Bharata Chakravarti),是传说中月亮王朝(Lunar dynasty)的后裔,月亮王朝不只征服整个南亚,其领土还包括现在的中国、中亚等部分地区。
如此不难明白,婆罗多对印度人的意义。事实上,许多国家脱离宗主国独立后纷纷改名,如斯里兰卡(由Ceylon到Sri Lanka)、缅甸(由Burma到Myanmar)等,后殖民国家使用外来地名确实罕见。对反殖民运动来说,印度是外国强加的名字,婆罗多则是连结古老光荣的传承,但经过开国先贤们的仔细盘算,最终还是保留了印度。
在开国先贤看来,印度经过英国200年统治,已经有了一定的国际声望,贸然放弃这个名字,可能将中断和英属印度的历史联系。有人或许不懂,若要贯彻去殖,放弃又有什么关系——这就和印度所代表的意义有关,它不只是一个国名,更涵盖南亚次大陆上的文化、宗教与种族,当印度斯坦继承India,其与古印度的差别就被当代叙事所掩盖。
左为《摩诃婆罗多》中,描绘俱卢之战的插图手稿;右为史诗英雄皇帝——婆罗多画像。 图/维基共享
印度之名主要来自英国统治者,在英属时期成为整个南亚次大陆的法律名称。 图/维基共享
▌古代南亚文明的继承者?
此从巴基斯坦国父真纳(Muhammad Ali Jinnah)之言即可理解,1947年印巴分治,真纳希望印度使用印度斯坦(Hindustan)而不是India来为这个新国家命名,以免引起混乱,并指望有朝一日,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再合作,形成一个大印度(India)。如今印度使用India多年,成为整个南亚文明的化身,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地的历史文化仿佛只从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开始起算,等于是重塑历史。
更令巴基斯坦等国不忿的是,印度又利用婆罗多吃它们的豆腐。今年5月印度启用国会新大厦,里面挂了一副壁画,名为「不可分割的婆罗多」(Akhand Bharat),描述婆罗多领土除了印度外,还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缅甸、尼泊尔等地。孟加拉等各国纷纷抗议侵犯主权,印度则辩称这只是孔雀王朝(Maurya Dynasty)阿育王时期的古图而已。
但必须要知道的是,除了同处于南亚这片土地外,2,000多年前的孔雀王朝并不意味和现代印度的连结,因为孔雀王朝灭亡后,南亚一直陷入纷乱,各时期的王朝都只统治南亚大陆的一部分,直到16世纪蒙古人的蒙兀儿帝国才统一大部分南亚。
换言之,南亚存在许多不同的文化、宗教与部落国家,绝非一脉相传。说穿了,不管是孔雀阿育王或蒙兀儿帝国,统治的范围都比英属印度小,现代印度完全是英国治下的产物。印度教徒想像中的婆罗多既不符合现代印度的边界,更不能代表统一的政治实体,除非他们有意要出兵征服巴基斯坦等国,否则婆罗多就只是满足国内信众的空谈。
今年5月印度启用国会新大厦,里面挂了一副壁画,名为「不可分割的婆罗多」,描述婆罗多领土除了印度外,还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缅甸、尼泊尔等地。 图/Twitter
▌「纯粹的印度教徒」
但即使是空谈,婆罗多的争议也在逐步改变印度。将国名从印度改为婆罗多并不是反殖民,因为这么多年来殖民地文化早就和本土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印度,相反,独尊婆罗多是试图创造二元名称,让支持印度身份的人被贴上他者标签,借由区分他者而强化自身主体性,构成真正的「婆罗多之民」(Bharatiya Janata,即印度人民党的原文名称),也就是纯粹的印度教徒。
此外,在印度社会各层面都甚具影响力的大型组织(影响对象包括印度人民党)——国民志愿服务团(RSS)领袖巴格瓦特(Mohan Bhagwat)就强硬表示,应停用印度一词,全面改为婆罗多,不用理会世界是否理解,「因为现在世界需要我们」。这位领袖也强调,那些离开婆罗多的国家必定会后悔,只要年轻一代努力,它们终将回归,「不可分割的婆罗多」就会实现。
无论RSS的大内宣有多少人会相信,过份强调古代意识形态,只会让僵化的教条影响国家治理。例如曼尼普尔邦(Manipur)2023年5月发生的骚乱事件,表面上是当地美泰族(Meitei)和库基族(Kuki)为了法定地位与土地资源之争,实际上却涉及宗教与族群冲突,也就是信奉印度教的美泰人和基督教的库基人为了压制对方而趁机生事。
因为近年来,该地执政的人民党政府明显偏袒美泰人,不但以非法占地为由拆除许多基督教堂,还以扫毒反恐打击库基人。同时,RSS认为有外来资金支持曼尼普尔邦的基督教族群对抗印度教,目的是让该地成为「基督王国」省份;由于印度教和基督教信徒人数势均力敌,RSS深感忧心,希望改变库基人的信仰,这种想法也被部分人士视为是引爆冲突的根源之一。
印度出现的这些治理问题,时常被简化成官僚失策或贪腐问题,深层的宗教因素却极少提出检讨。随着印度国力的上升,人民党和RSS关于婆罗多的论述更形稳固,久而久之恐怕会形成新的种姓制度:印度教徒为尊,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信徒都会被视为次等人民,再加上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印度社会将越来越不平等。
随着印度国力的上升,人民党和RSS关于婆罗多的论述更形稳固,久而久之恐怕会形成新的种姓制度,印度社会将越来越不平等。 图/法新社
责任编辑/赖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