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新技术助力更多活化项目“复活”

首创平房院落保护更新“整院退租”新模式,签约1004户、形成整院224处;新增车位2048个;将修订完善文物建筑合理利用的实施意见……昨日,2025年西城区“两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西城区文旅局、西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西城区住建委、西城区园林绿化局等相关负责人围绕“聚焦控规蓝图持续促进城市功能品质整体提升”介绍西城区的去年成就以及今年的工作思路。

将建立体停车设施新增2000个车位

据西城区城管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冰介绍,2024年西城区着力缓解“大城市病”,全年对6所学校、15家医院等重点区域交通秩序进行了优化治理,新增了13条通学公交,2条通医公交,1条通游公交。新建立体停车设施5处,备案平面停车设施11处,新增车位2048个,挖潜有偿错时共享车位1290个,共计32处桥下空间向社会开放停车,通过盘活整合停车资源让居民出行、老城生活更加便利。

去年,西城区适时推出了50条不停车街巷,通过把车辆释放到周边可利用的停车场,为居民提供了能够长期停放的空间。经过治理后的街巷胡同给人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更敞亮、更安静,整体的通行秩序变得更加有序,胡同内的慢行品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2025年,我们将继续雕琢‘面子里子’,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王冰表示,将加快推进西单连廊、皇城城廓(西城段)、西单-积水潭桥街区、西单-开阳桥街区、车公庄大街、木樨地等地区的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闲置土地等资源建设立体停车设施,计划新增车位2000个,持续深入挖掘错时共享停车位1200个。

院落保护申请式退租将签约1000户

据西城区住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左继元介绍,2024年,西城区首创平房院落保护更新“整院退租”新模式,启动实施白塔寺、棉花片A3两个试点项目,签约1004户、形成整院224处。市、区产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开工50个小区、85万平方米,新完工36个小区、56万平方米。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31部,新完工32部。简易楼解危排险22栋,棚户区改造项目755户居民圆梦新居。全市首个原址重建装配式试点项目桦皮厂8号楼回迁入住。

今年,西城区将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统筹推动重大项目、重点街区集中亮相。加快推动西单—积水潭桥项目二期工程(平安大街—积水潭桥段)渐进式更新改造,“工程完工后,将南北贯通形成一条有空间可休憩、有林荫可纳凉、有历史可发掘、有文化可传承的‘老城打卡线路’。”左继元说。

同时,持续深化平房院落保护更新“整院腾退”新模式,申请式退租签约1000户。探索打造危旧楼改建项目新标杆,下大力气实施简易楼解危排险,让“幸福西城”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4处活化利用项目实现对外开放

据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靳真介绍,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效,刚刚过去的2024年又有歙县会馆、钱业同业公会、梨园公会、护国观音寺4处活化利用项目实现对外开放。2025年,在推动第三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签约落地的基础上,把已对外开放的项目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不同主题的探访、研学线路。如在椿树片区,林白水故居、京报馆旧址、福州新馆已陆续开放,且相互之间步行仅需5至10分钟。

今年随着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化身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对外开放后,椿树片区方圆1公里内将有4处文化新空间,这些位于胡同深处、距离较近且主题鲜明的“小而精”“小而美”文物建筑,将成为Citywalk、胡同游的重要支撑。“我们将修订完善文物建筑合理利用的实施意见,通过应用新技术、打造新场景、推出新产品,助力更多活化利用项目‘火起来’。”靳真表示。

同时,西城区发挥演艺资源禀赋优势,推进“演艺新空间”建设,两批共认定14家西城区演艺新空间。如2024年年底,又有6家特色鲜明的新型演出空间挂牌西城区演艺新空间:有文物活化利用典范的北京湖广会馆,有以京剧为特色汇聚多元业态的北京人民剧场,有坐落于大栅栏商业街区的三庆园和广德楼,有集特色阅读空间、演艺空间于一体的宣南剧场,还有开在四合院里融合特色餐饮与演艺的夜莺剧场,下一步西城区将持续加大培育力度,盘活商圈、办公楼宇、宾馆饭店、公园景区、文化街区等空间资源,逐步实现演艺新空间演出场所类型全覆盖。

今年,西城区将持续在景区、商圈、街区打造更多文化旅游新场景,培育跨界融合新业态,推动文商旅体消费融合发展。在什刹海景区,瑞士后海小木屋于去年年底开门迎客,2025年还将在这里开展音乐欣赏、赛事直播等文体活动。北京坊二期项目将正式亮相,巧克力博物馆这样能“看吃玩”的综合型新业态也将进驻,市民游客既能欣赏巧克力制作的展品,也能品尝、购买巧克力商品。在白塔寺街区,东西岔胡同去年有胖妹拾糖、奈似雪糕等多个北京首店开业,今年还将持续引入特色餐饮、文化等业态,把国潮文化、北京胡同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有机结合,满足更多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文/本报记者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