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鹰坠机 军方定调机械故障

打捞船「宝拉丽丝3号」12日重返勇鹰高教机失事海域,最快今日可望执行打捞。(萧嘉蕙摄)

勇鹰高教机2月15日因双发动机失效坠海,空军成立失事调查专案小组,相关检修书面报告12日送至立院,内容并未提及人为、环境因素,仅聚焦机械故障。在野立委直言空军调查报告仍难解外界疑惑,也提醒汉翔公司不能为了交货压力便宜行事,以免再度埋下安全隐忧。而打捞作业停摆多日后,12日打捞船「宝拉丽丝3号」再次出动,最快今日可望执行打捞。

外交国防委员会今将邀请国防部长顾立雄报告「国机国造交机进度及勇鹰高教机失事后检修情况」,昨日书面报告送至立法院,内容未提到人为或环境因素,空军仅依据飞行员访谈证词、修维护纪录等事证与汉翔公司共同研讨,逐项分析机械故障因素。

报告提及,针对双发动机失效可能的机械因素,计有发动机系、电源系、电气系及燃油系等4类12项;空军与汉翔公司就机械因素共同订定特别检查项目,由汉翔公司逐机逐项执行。

国民党立委徐巧芯昨说,事发后空军调查已有一段时间,书面报告却未写明肇因,当然会让外界有疑虑。另外,空军要如何确保这起意外只是单一事件,而非整体性的问题?后续是否加强检测流程?又要怎么验证?上述问题才是检讨的重点,但书面报告都付之阙如;民众党立委林忆君则表示,真正失事主因究竟为何,仍应待找到飞机残骸和黑盒子后,才能厘清事实,空军千万不应随便找理由撇清责任、甚至企图甩锅找战犯。她也希望国防部、中科院以及汉翔公司不能为了时间与交货压力而便宜行事,让国军飞安问题再度埋下隐忧。

军方采购66架勇鹰高教机,预计2028年全数交机,但报告指出,至今年2月底应交机47架,目前只交了43架、落后4架,主因是汉翔公司外购系统件无法准时交货,连带影响交机。对此,中科院与汉翔公司已同步启动自制方案,希望取代部分外购系统件,解决部分交货延迟问题。

勇鹰高教机黑盒子配备的水下定位信标,可持续发送声波讯号约30天,军方掌握报讯号已24天,电力即将耗尽,打捞作业正与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