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智能调湿特性 工研院让废弃面板玻璃华丽变身
工研院将废弃液晶显示器(LCD)中的面板玻璃改质为玻璃奈米孔洞材料,具有优异调湿性能,可做为建材使用。(工研院提供/罗浚滨新竹传真)
工研院研发的玻璃奈米孔洞材料可客制化制成多元商品,如壁砖、棋盘、棋子。(工研院提供/罗浚滨新竹传真)
工研院在环保署支持下,将废弃液晶显示器(LCD)中的面板玻璃,改质为玻璃奈米孔洞材料,透过精密制程调控,使材料拥有智能调湿特性,可自动侦测环境进行空气湿度调节,减少霉菌、细菌等微生物孳生,不仅可作为建材使用,还能做成棋盘、台灯、杯垫等多元形态产品,提升居家生活环境。
工研院材化所所长李宗铭表示,台湾每年约产生8000公吨的废弃液晶面板,其中面板玻璃占液晶面板90%以上的重量,过去废弃面板玻璃主要被当作混凝土添加物,利用价值不高。工研院利用面板玻璃本身具备多种金属氧化物的特性,积极开发创新玻璃奈米孔洞化技术。
工研院借由导入特定改质配方,搭配精准热处理制程调控,将废面板玻璃转化为具有高金属吸附效能的新型玻璃奈米孔洞材料,不仅能用于电镀制程废水处理,还能用于居家调湿建材,赋予废弃面板玻璃崭新面貌。
工研院开发的玻璃奈米孔洞材料,是利用精密的孔洞调控技术制成,具有高细孔容积优势,摊开一克粉末就有相当于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吸附面积,具有相当出色的调湿及除臭效果,且产品稳定性高、可多次重复使用,无须耗能便可自动调节湿度,搭配除湿机可达到加乘效果,既经济又环保,更能减少碳排。
工研院研发团队也将材料用于电镀制程水处理,并已在彰滨工业区实际运转,经过玻璃奈米孔洞材料处理的电镀制程水,不仅可以重新回到制程使用,被吸附在材料上的重金属经过脱附后可重新炼制再用。
更重要的是玻璃奈米孔洞材料亦能重复使用,协助产业循环使用水资源并减少3分之1重金属污泥的产生,预估可创造1.2亿元以上的循环经济价值。此项创新技术曾获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及绿色科技特殊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