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台北变「天坑之城」 绿议员质疑路面巡察成效不彰

民进党台北市议员陈怡君在台北市议会工务委员会中表示,北市设有巡察员检查全市路面,却常常是民众早上发现路面有异,下午就变「天坑」,质疑巡查成效不彰。(截自台北市议会直播频道)

台北市5月起各地出现多起路面塌陷事故,民进党台北市议员陈怡君认为,北市设有巡察员检查全市路面,却常常是民众早上发现路面有异,下午就变「天坑」,质疑巡查成效不彰,也希望台北市不要变成「天坑之城」。北市工务局回应,未来巡察员发现路面出现3公分以上裂缝,就会开挖调查,也要求留存巡查照片,以便了解每月道路变化。

陈怡君指出,不少天坑出现之前都有预兆,譬如路面会出现凹陷或道路裂开,现在台北市每一行政区有6名巡察员检查路面,可是为何常常都是里长早上发现路面凹陷,下午就变天坑?巡察效率令人质疑,希望下次不要再有类似状况发生,台北不要变成「天坑之城」。

国民党台北市议员王欣仪表示,马路出现坑洞造成很大民怨,北市因此委外办理道路巡察,原则上路不平或有标线破损,都能透过巡察机制反映,却看不见成效,反而是民众或里长反映,市府才知道有状况,应精进、改善。

台北市工务局新建工程处长林昆虎回应,路面下实际状况不易从表面就能研判出来,目前已请厂商留存每次巡察照片,以便后续比对每个月路面变化,且巡察员只要发现路面有缺失就会做纪录,未来也透过雷达比对整理容易发生坑洞热点,尽量在坑洞发生前把问题找出来。

林昆虎指出,已要求巡察员,若路面出现深度超过3公分以上裂缝就要回报,届时将直接开挖,查看路面下状况,其次也要求各水系管线单位提供自来水管、雨水管、卫工管等检修资料,并透过雷达了解路面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