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成网友关注迷因哏图 文大广告系独到解析

迷因哏图是当下网路社群新现象,文化大学广告系对此将毕业展取名为「解迷因」(MEMEsight),同时更展开线上调查,吸引150名师生与网友参与。(钮则勋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迷因哏图是当下网路社群新现象,文化大学广告系对此将毕业展取名为「解迷因」(MEMEsight),同时更展开线上调查,吸引300名师生与网友参与,并在自己脸书头像上更换特效框,结果发现「看迷因」占46%的高比例,推测选择此类民众看待迷因,仍定义为娱乐面向,不需太过认真。

依照文化大学广告系的调查显示,28%参与活动的师生都是属于「解迷因」,此类族群具探析能力,习惯透过网路社群搜集时事;反之位居「传迷因」16%者,则是网路讯息与自身想法相符合,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分享传播。「创迷因」只拿到了10%,推测为抒发像是疫情等时事看法,回馈让创作者对自身的想法,也更加肯定。

担任第33届文化大学广告系毕业展活动设计者的曾玟瑜表示,本次的活动以疫情爆红的迷因图为媒介,分别归纳出4种不同类型的迷因人,分别是:「传迷因之人」为大部分民众的类型,以社群平台作为分享的主要媒介;「看迷因之人」,纯属拥有看过即可的心态;「创迷因之人」为最稀少的类型,会在看完迷因后自行创作,想法较为丰富且具有创造力;「解迷因之人」则为本次毕业展之主轴,期望在发展广泛、不受拘束的网路资讯中,学会保持探究真理的心态,并在此过程中透过迷因解开你我之间的愁闷。

文化大学广告系系主任钮则勋提到,「解迷因」作为明年毕业展主轴有3个意义。首先,迷因是现今网路上最夯的现象,身为未来的广告人,必须对于当下时潮脉络进行关心及研究。其次,很多人看迷因及传迷因,但是大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广告系同学就想从「解」的概念出发,想解构迷因的构成原因,解读相关广为流传的现象,同时解释网友对迷因的看法。最后,希望借由厘清相关细节脉络,网友日后看到这些迷因哏图,也能够会有更多元的思考。

钮则勋指出,文化大学广告系第33届毕业展预计将在2022年3月初至4月底举办,配合展览先推出的网路活动,展开两个小时就突破300名网友参与,呈现本次主轴「解迷因」的重要性。而努力走在行销广告研究第一线的文化大学广告系,也期望透过未来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带起大众针对迷因能有更多面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