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敌国人民比邻而居 峇里岛俄乌社群毫无交集

俄乌战争爆发前就移居至峇里岛的玛卡妮特向中央社表示,乌克兰社群不会和俄国人交流,并说,「很多俄罗斯人开战后涌入这座岛屿,他们是疯狂的邻居,正在摧毁我们的城市」。(图/中央社)

(中央社记者李宗宪峇里岛27日专电)「我们和俄罗斯人不一样,不是同一社群,也没任何瓜葛」,被问及与俄罗斯社群的关系时,旅居峇里岛的乌克兰人德米特罗坚定说,他不希望任何人把乌克兰和俄罗斯人视为同一群体。

俄罗斯与乌克兰人为了逃离家乡战火,过去一年陆续聚集到这座亚洲热带岛屿,这2个邻国公民,在峇里岛形同陌路,俄乌2个社群几乎没有任何交集,且随着战事持续,关系愈趋紧张。

乌克兰社群领袖德米特罗(Dmytro)向记者表示,他们知道自己是来自外国的「客人」,必须尊重这里的法规,因此希望减少与俄罗斯公民的接触,主要是避免惹事或引起任何争端。

德米特罗解释,俄罗斯人对乌克兰人大屠杀,试图毁灭乌克兰,因此「无法跟他们(俄罗斯人)有连结,无论是现在或是未来都不会,我们不想制造麻烦或与他们争吵。来者是客,我们是客人,必须要尊重印尼人」。

大部分在峇里岛的乌克兰人和德米特罗持相同看法。俄乌战争爆发前就移居至峇里岛的玛卡妮特(Oleksandra Makharynets)刚把在家乡的59岁母亲接到峇里岛生活。

她说:「很多俄罗斯人在开战后涌入这座岛屿,他们是疯狂的邻居,正在摧毁我们的城市。」

玛卡妮特目睹了俄人移居潮,和德米特罗一样,她也强调,乌克兰社群不会和俄国人交流,「(俄国人)他们就像其他澳洲、美国或法国人一样,各自发展出自己的社群,我们不与他们交流」。

原本就没有太多连结的俄乌2个社群在今年3月后,双方关系更为紧绷,也更加疏离。

峇里岛是许多国际旅客喜爱的旅游景点。俄乌战争爆发后,则成为许多俄乌公民逃离战争的地方。(图/中央社)

峇里岛省长瓦扬(Wayan Koster)3月向印尼中央政府建议,取消俄罗斯和乌克兰公民到峇里岛的落地签措施,原因是有许多俄乌公民在峇里岛逾期居留或非法工作,违反签证规定。

据峇里岛政府统计,今年1月至7月11日,峇里岛有178名外国人因违规遭驱逐出境,其中以俄罗斯公民最多,共46人。最近几个案例包括2名俄国人使用观光签证非法工作,以及3名俄国人因卖淫而被驱逐出境。

取消俄乌公民落地签的建议,引发在峇里岛的乌克兰人相当不满,他们认为,乌克兰人奉公守法且尊重当地文化,不希望与俄罗斯人混为一谈,又或被视为同一社群。

乌克兰驻印尼大使哈米宁(Vasyl Hamianin)曾向印尼媒体指出,自2019年以来,仅有8名乌克兰人被印尼政府驱逐出境,他表示,取消乌克兰公民落地签的建议毫无根据。

他说:「这个建议令人反感,别把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混为一谈, 我们非常不一样。」

乌克兰驻峇里岛名誉领事馆也透过电子邮件向中央社强调,「乌克兰与俄罗斯是2个截然不同的社群,这点非常重要,乌克兰社群不与俄罗斯公民联系或交流」。

事实上,搬至峇里岛的俄罗斯人中,有一部分是抱持反战立场,但对乌克兰而言,要与战争的敌人保持友好关系并不容易,仅有少数乌克兰人做得到,但几乎都不愿受访。

据峇里岛政府统计,今年1月至7月11日,有178名外国人因违规遭驱逐出境,其中以俄罗斯公民最多,共46人。图为俄罗斯人在峇里岛骑机车。(图/中央社)

俄乌两国的公民因战事而逃至亚洲的热带岛屿峇里岛,但岛上的俄乌社群几乎没有交集。(图/中央社)

持反战理念的俄罗斯人罗曼(Rameo)在峇里岛的邻居是来自乌克兰的一家人。罗曼说,平常遇到他们会打招呼聊天,关系不错,但他也向记者坦承,相处上的确有些疙瘩,因为自己国家的政府正侵犯他们的土地。

罗曼认为,在峇里岛的俄乌公民不会彼此厌恶。当他遇到乌克兰人时,总希望能亲口道歉。他说:「虽然是我的政府发起这场战争,不是我,但我仍想要对乌克兰人道歉。」

旅居峇里岛多年的俄罗斯人佐瑞列夫(Alexander Zorilov)观察到,战事爆发后,乌克兰政府持续透过政治宣传,希望凸显出俄乌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但从地理位置到历史文化,2国关系密切,本是兄弟之邦,本来就很难完全切割。

佐瑞列夫透露,他的前妻是乌克兰人,2人生下了俄乌混血的女儿。如今看着峇里岛上的俄乌公民因战争而形同陌路,成为互不连结的个体,他无奈地说:「战争爆发后,乌克兰人想保护自己的国家,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对乌克兰而言,俄罗斯是敌人,那你还能期待些什么?」

旅居峇里岛多年的俄罗斯人佐瑞列夫认为,乌克兰政府透过政治宣传,希望凸显出俄乌两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图为佐瑞列夫(右)与另外2名俄罗斯友人。(图/中央社)

乌克兰社群不定期会在餐厅或咖啡厅举行聚会,凝聚感情,他们通常不会和俄罗斯社群有任何交流,且希望外界不要就乌俄公民混为一谈。(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