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字数:1711字,聆听阅读时间:约12分钟

-有音频,更精彩-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主播

瑞海

渔家傲·秋思

北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提起宋朝,我们惯常的印象是:“对外战争失败,国家冗兵冗官、积贫积弱”。事实上,北宋时期政治、经济、科技都发展迅速,同时坚持“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读书人受人尊敬,是真正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当时政治较为清明,经济文化也都比较繁荣,因而还一度涌现出不少文学造诣极高,又为官清廉、一心为国为民的宰相贤臣,例如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范仲淹等等。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军事家。他两岁丧父,家境清寒,一生读书不辍,“划粥断齑”“五年未尝解衣就枕”,都是他留下的苦读故事。大中祥符八年(1015),27岁的他进士及第,开始了自己赤心报国的仕宦生涯。

范仲淹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是少数曾经驰骋疆场的文官之一。宋仁宗在位的时候,西夏人进犯边境,范仲淹奉命去西北领兵抗击,把西夏人打得节节败退,逼得首领元昊只好向宋朝俯首称臣。当时边疆也一度流传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歌谣。

带兵作战使范仲淹有了与当时其他文人不同的生活经历。那广袤苍凉的塞外风光,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那苦寒孤寂的边塞生活,不仅开拓了范仲淹的艺术视野,也深化了他的人生感悟。在同时期的词人写下“小园香径”,写下“庭院深深”的时候,范仲淹已经将边疆的军旅生活融入自己的词作。他的词突破了词局限于一己悲欢的狭小格局,开启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新方向。我们今天一起来欣赏他最著名的代表词作《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外的秋天到了,但景色却和江南全然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日落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词的上半阕描写了西北塞外苍凉的秋色,气势阔大雄浑,寥寥几句,就写出了茫茫戈壁滩的孤寂与荒凉。

写过了大漠的秋景,下半阕开始抒情。将军独自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继而想到自己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皆白;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运用了典故。东汉时期,车骑将军窦宪带兵北伐,在燕然山一带大破匈奴,这一场胜战致使匈奴主力远走漠北,汉朝暂时摆脱了北部游牧民族的威胁。朝廷感念窦宪的战功,命班固执笔作了《燕然山铭》,并把文章刻在了燕然山上。

后来,为功勋卓著的将领在边塞树立记功石碑成为了一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燕然山也因为是抗击匈奴的前线,经常出现在古诗里,例如王维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李白的“倚剑登燕然,边峰列嵯峨”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王朝更迭、世界覆地翻天,唯有刻在这山石上和经典中的印记,让我们能窥探到历史逝去的足迹。

范仲淹接到调令去戍边的时候,已经五十二岁了。偌大的西北边境,他看到的已经不仅是进攻的敌军、心中也并没有刻骨的仇恨。他临危受命,鬓角已经染上白霜,连年战事让他思念家乡,也让他看到戍边将士们的艰辛劳顿。他想起窦宪立下的赫赫战功,但想到的不是能像他一样树碑立传,而是渴望能早日结束战争,让将士归乡,让百姓安生。

于是,他积极加强防御、整顿军队,击退了敌人一次次的侵扰和进攻,最终使元昊放弃作战,投诚宋朝。两族人民终于结束战乱,重归和平。

范仲淹一生流传下来的诗词有三百余首,而词作仅有区区五首,这首《渔家傲·秋思》是他最为脍炙人口的词作。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他那心系天下苍生的悲悯,和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

文正公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一生的上下求索和鞠躬尽瘁践行了他的诺言。

作者 | 素心(公众号:雅韵清吟)

主播 | 海瑞

投稿 | 1552802132@qq.com

入群学习 | 微信(15116151869)

图片 | 来自花瓣网,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文字内容 | 文字内容经出版社授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