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哭无泪!九十六岁的婆婆,凭一己之力把我们从温饱拽回到贫困线

文:青青园中葵8899 素材:于雯静

我和于雯静是同乡,又是校友,又在同一个城市工作生活,所以经常约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小聚一下。

于雯静开朗大方,为人豪爽,以前,只要一声召唤,她就会开开心心的前来赴约。

可是最近几年来,她却深入简出,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窝在家里,不愿意出来。

我问于雯静:你怎么不愿意出来玩了呢?

于雯静说:别提了,出去玩还得花钱,我家都快吃不上饭了,能省一分是一分。

我可不信,于是就在一个周末,给她来个突然袭击,看看她到底在干什么。

当我赶到于雯静家时,她和老公正在吃午饭。

两口子一人面前摆了一碗青菜面,连点荤腥都没有!

看到我过来,她老公呼呼啦啦,三下两下把面吃完,抹一下嘴巴,站起身来说:“你们聊着,我出去遛遛弯。”

见她老公关门出去,我这才问于雯静,你们中午就吃这个?

于雯静叹了口气,说:“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看到了吧?我跟你说我们快吃不上饭了,你还不信!”

这是怎么一回事?按说于雯静和她老公都上班挣钱,家里只有一个上大学的女儿,也没有多大的压力,不至于生活那么艰难。

于雯静说:“本来不想说的,既然你今天专门赶过来了,我就给你说说吧,让你听听我们家是怎么返贫的?”

于雯静兄弟姊妹三人,她是老二。

父母勤劳善良,更难得的是,父母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三个孩子都非常疼爱,一视同仁。

尤其在上学这件事上,父母竭尽全力供孩子们上学,对三个孩子都寄予了厚望。

然而,姐姐和弟弟都不是学习那块料,学习成绩都不好,姐姐小学毕业,弟弟初中毕业,就没能继续升学,无奈之下,只好回家务农。

而于雯静却聪明好学,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在大学里,于雯静学习成绩仍然十分突出,年年都能拿到奖学金。

辅导员和专业老师都建议她考研,继续深造。

那时候研究生还比较少,考研容易,研究生就业前途光明。

但是,她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放弃了继续深造,而是跟随男友来到了这座南方小城(她说,这是她这辈子最后悔的选择)。

本来,父母希望她能回老家工作,在政 府 机 关工作的表叔,已经在老家帮她安排好了理想的工作。

但是父母都是开明的人,尊重她的选择,说:“只要你高兴,在哪里上班都行,远香近臭,离家远也不是啥坏事。”

后来,男友进了国企,她进了一家外企。

工作后不久,两人就扯了结婚证,简单请了身边的几个朋友,吃了一顿饭,就算把婚礼办了,无钱无房无彩礼,属于彻彻底底的裸婚。

被于雯静戏称为“三无”,后来,每当她老公跟她拌嘴时,她都拿“三无”这件事怼他,她老公自知理亏,立马熄火。

之所以“三无”,是因为她老公家里很穷,他又不受家人待见。

于雯静的老公兄弟姊妹五人,他是老小,上面两个姐姐,两个哥哥。

婆婆生他,纯属“意外”。

那时候,婆婆已经四十多岁了,老四都已经7岁了,隔了那么多年,本来以为不会再有了,没想到又来了一个。

所以,她老公一生下来就不受家人欢迎。

再加上她老公很晚才学会说话,嘴巴又不甜,老实又木讷,与能说会道的一家人格格不入。

从小爹不疼同娘不亲的,哥哥姐姐还动不动就欺负他。

但是,哥哥姐姐们虽然为人精明,能说会道,上学学习却学不会,“笨”的不行。

于雯静的老公与哥哥姐姐们不一样,他虽然老实不爱说话,但是学习成绩特别好。

最后,还考上了大学。

她老公读大学那会,上大学还是不收学费的,辅导员知道了他的家庭情况,还帮他申请了贫困助学金。

这样,整个大学期间,她老公没花过家里的一分钱。

当于雯静的父母得知她老公是这样的家庭条件时,就不太同意他们交往,怕她今后“有的苦吃”。

但是,开明的父母,最后还是随了她。

可以说,于雯静和她老公是真真正正的白手起家,家里的一分一厘,一砖一瓦都是他俩打拼出来的。

除了顾自己的小家,他老公还要顾着老家的“大家”。

自从工作第一个月开始,于雯静的老公雷打不动,把每月收入的三分一寄给他的父母,过年过节另外再给。

那时候,于雯静所在的外企,收入还不错,经过几年的努力,两个人手里也有了一些存款。

于是,两人商量着,把住着的房改房卖掉,换个好点的房子。

谁料想,还没等她选好新房子,就接到公公生病的消息。

公公得了胃癌。

大伯哥说老家医疗条件差,非得让公公到上海治疗。

治病的钱自然是于雯静和她老公出。

虽然公公在上海做了手术,但是一年后还是病情复发走了。

这次公公生病,把于雯静和老公两个人好不容易攒的钱,花得一干二净,还欠了外债。

幸好,两人当时都还年轻,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

于雯静做了部门经理,他老公也当了中层领导,收入有了提升,两人省吃俭用,还了外债,又存了点钱。

世事难料,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也蔓延到于雯静所在的行业,企业裁员,于雯静下岗了。

那一年,于雯静36岁,再就业困难重重。

更糟糕的是,她老公的职业发展也遇到了困扰,职务止步不前。

本来,单位准备提他为副总的,没想到却因为婆婆的事,最终黄了。

当时,她婆婆已经80岁了,身体时不时就出现点状况。

而婆婆一有点风吹草动,她老公就要立即赶回老家,他说:“老人年纪大了,看一眼少一眼。”

于是,他就得经常性的请假。

一次她老公又请假回老家了,正好有总部的大领导过来视察,替他接待大领导的同事,对工作不熟悉,一问三不知,让大领导很是恼火。

因为这事,她老公升职彻底没戏,还被罚了三个月的奖金。

2010年,在家待了两年的于雯静,放下身段,到了一家私企小公司做了一名经理。

说是经理,只是名义上好听点,其实就是一个勤杂工,啥活都得干,还经常加班加点,没有公积金,五险也是最低标准。

但是为了生活,她只得咬牙坚持。

然而,生活刚稳定两年,于雯静的婆婆又出事了。

长期高血压的婆婆,突发脑梗。

为了伺候婆婆,她老公又是三天两头请假,正好赶上公司因效益不好,调整整顿,撤销合并一些部门,他所在的部门被合并,他从领导岗位上被调了下来,成为管理岗位的一名普通员工,收入随之大减。

而于雯静的婆婆,经过精心照料,在床上躺了三个月后,病情渐渐好转。

此后十多年,她婆婆又三次脑梗复发。

每次大伯哥都急吼吼地让她老公回去,说老娘命不久也。

每次婆婆经过抢救,都挺了过来。

自从第一次复发后,婆婆就瘫痪了,先是半瘫,后来就完全躺在了床上。

老公的哥哥姐姐们,都苦着脸说自己年纪大了,伺候不动,都说得请个保姆啊。

但是,请保姆,他们又都不愿意出钱,都说自己是农民,没有钱哪。

大哥跟于雯静的老公说:“咱兄弟姊妹五个,就你上好了学了,就你在外挣了钱了,娘供了你上学,你得知恩图报,娘的事你得管,请保姆的钱你得掏,掏这点钱对你来说不是啥难事吧?”

其他几个哥哥姐姐附和道:“是啊,大哥说的对,你和你媳妇两个人都挣钱呢,你们又没有个男孩,钱留着给谁呢?按咱们这里的规矩,就得你拿钱请保姆。”

就这样,给婆婆养老,于雯静和老公兜了底,大伯哥大姑姐偶尔过去,也只是动动嘴皮子指点一下保姆。

可是,保姆费用年年上涨,婆婆每年都要进两三次医院,花钱如流水。

于雯静说:“本来,我们的生活还能算得上温饱,可是因为托底了生病的婆婆,我们只能过着现在清贫的日子。”

喝一口白开水,于雯静又说:“可以说,九十六岁的婆婆,凭一己之力,把我们拉回到了贫困线上。”

我说:“你也太好说话了吧?你婆婆兄弟姊妹那么多,凭什么让你们一家出钱?”

于雯静说:“没办法,他哥他姐年龄都大了,都在老家种地,能有几个钱?而且他们老家的规矩,在外工作的儿子就是要负责老人养老的,有啥办法?”

我说:“那你们这样节省也不行啊!身体要垮掉的。”

于雯静说:“过一天算一天吧,苦日子总有熬到头的那一天。”

我看着于雯静家里狭小的客厅,剥落的墙皮,又瞧了一眼桌上的青菜面条,心情异常沉重。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但是,像于雯静婆婆这样的老人,一没有退休金,二没有医保,三没有健康的身体,多灾多病又异常长寿,对儿女来说,真不能算是“宝”。

对于大包大揽给这样的老人养老的那个子女一家,就是一场灾难。

#一句话分享今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