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带一路相同 外媒:欧盟「全球门户」就是要建立依赖
英国新任情报头子所强调的,「一带一路」透过债务或数据陷阱创造依赖。《全球门户》的重点就是为各国提供一个比大陆陷阱更好的替代选项。图为大陆与寮国一带一路的代表性工程,中寮铁路通车营运。(图/新华社)
欧盟执委会日前宣布《全球门户》,将协助全球发展中国家兴建铁路等基础设施。对此,《金融时报》分析,《全球门户》明显是为了抗衡中国大陆的「一带一路」倡议;但却缺乏适当资金与明确目标,「欧洲版一带一路」恐走得步履蹒跚。甚至,欧洲虽想有别于一带一路,主打不利用债务陷阱建立依赖关系,但报导却认为,欧盟就是要建立依赖关系,只是欧洲的依赖更平等、自由与繁荣。
正如欧盟执行委员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9月份的承诺,「欧洲在中国拥有的铜矿区,或在中国拥有的港口间修筑完美的道路,这一点都没有意义。面对这类投资,我们要更聪明」。
《金融时报》指出,《全球门户》是否如范德赖恩所说的创造更多主动性,全看三项指标:第一,它的规模是否足以和「一带一路」相抗衡。第二,其仅限于支援基础设施中的软体,还是进一步分享软体,也就是借由欧盟法规与规范的植入,进而促成伙伴国家的经济整合。第三,拥有更鼓舞人心的名字,如马可波罗计划。
※与一带一路相比规模过小
从规模来看,布鲁塞尔承诺7年内要提供3000亿欧元。尽管有人质疑该笔资金来源,可能来自私人投资者;但《金融时报》指出,要是真的能兴建3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反对意见就显得无足轻重。因此,问题不在于资金来源,而在于资金量。
如果这笔投资金额是在2000年代中叶时抛出,将成为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承诺;就算迟至2013年,当时习近平也才刚抛出一带一路倡议,但这笔资金仍够与之一搏。如今,光在大流行前,一带一路计划每年资助额就超过1000亿美元。相较之下,《全球门户》的比重似乎偏低。
文中认为,尽管与大陆一带一路资金量相比,欧盟版或许显得诚意不足;但若全数实现,依旧能产生相当庞大的冲击;更何况,欧盟有意整合其软体至硬体之中。
在《全球门户》中,明确揭示基础建设计划会让沿线国家与欧盟间的数据隐私、数位竞争法规以及欧洲运输标准,进一步加以融合。这本该如此,特别是如果欧盟有意与「一带一路」抗衡,其别无选择,只能按照自己形象塑造对外经济关系。这关乎利害,但欧盟领导人很少敢赤裸裸地公然说出。
布鲁塞尔喜欢强调自己是「连结」,而非「依赖」;这可以理解,正如英国新任情报头子所强调的,「一带一路」透过债务或数据陷阱创造依赖。《全球门户》的重点就是为各国提供一个比大陆陷阱更好的替代选项。
欧盟执行委员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9月份的承诺,「欧洲在中国拥有的铜矿区,或在中国拥有的港口间修筑完美的道路,这一点都没有意义。面对这类投资,我们要更聪明」。(图/路透社)
※欧盟建立的依赖关系更平等、自由与繁荣
但《金融时报》认为这无疑是误导。欧盟想要─也应该想要─建立依赖关系,而法规汇流是达成此一目的的办法。正如《全球门户》所揭示的目标,「强化数据、运输与能源网路」,并提供「供应链整合」。事实上,这与北京所追求并无不同;一带一路就是要让所有的经济关系朝中国大陆倾斜并适用其规范。
但欧盟与北京相异之处,在于大陆创造的依赖关系并不是都平等的;相较之下,选择与欧洲联结比加入一带一路更能获得自由与繁荣。
※伙伴国应承担何种角色
此外,《全球门户》看起来像一连串彼此不相关的建设案。换言之,当这些建设项目整合为同一网路时,会呈现何种愿景,以及如何整合出明确愿景,欧盟缺乏具体地描述。
报导认为,欧盟如果是想建立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经济体系,就该更诚实的说出来,如此《全球门户》的沿线国家也才能更有效地协调。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全球门户》试图打造以欧盟为中心的网路,伙伴国家该发挥合种作用,目前欧盟还没做出具体论述。但这却是伙伴国家在物理、法律、制度等层面,与欧盟市场建立联系的正面机会。这种联系远较单纯签署贸易协议还要更深入,而这也足以吸引沿线国家向北京的基础设施补贴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