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派评论•“锐评”   莫言原创话剧《鳄鱼》导演王可然:当代戏剧,声光电越多越好吗?

6月28日,莫言原创话剧《鳄鱼》在广东省友谊剧院精彩上演。资深戏骨赵文瑄、凯丽、邓萃雯等演员的表演将富有文学性的人物转换成了剧场性的表达,为观众带来了一出不断挖掘人性深处的魔幻现实主义话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戏剧舞台道具和现代声光电的使用,让不少观众大呼过瘾。然而,这种致力于打造沉浸式体验的“数字艺术”,在《鳄鱼》导演王可然看来是与戏剧“剧场性”背道而驰的做法。“我认为戏剧创作的关键要满足剧场性,因为戏剧的独特魅力源自其剧场性,这是影视所不具有的,也是戏剧在与影视竞争中立足的重要根基。”王可然表示,只有在剧场才能够构建出人对于过去和此刻的梦境,这个梦境是独一无二的。尊重剧场性,尊重剧场性的技法,绝不是投机取巧和拿来便利的技术就可以做到的。王可然以《鳄鱼》为例,解析何谓真正的剧场性。在《鳄鱼》剧末,主人公单无惮在演绎一段近三千字的独白时,右手通道的演员们用手电筒做了一个重要的戏剧动作,用手电筒的光“逼视”观众的眼睛,也逼视着演员们的眼睛,仿佛用这个手段在告知观众,现在这个剧场的故事与你息息相关,你不能置身事外。“一个传统的手电筒的工具,简单而重要的有力动作,把观众和演员的内心同时拉在一个亮度的平台上,把窥视的欲望和情绪拉满。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它并不需要复杂的多媒体,但是它就是剧场的技法,就能构建出复杂多维的情感和情绪。”王可然说。

策划:陈桥生统筹:邓琼 吴小攀执行:孙磊视频剪辑:林丹丹 彭泽祥 实习生 张鸿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