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两万辆后,蔚来重回正轨了吗?
曾经被戏称为“蔚一万”的蔚来,终于在今年7月成为了“蔚两万”,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两万辆大关。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混乱与压抑后,蔚来究竟做了什么,才完成了这次反弹,又是否具备再次冲高的条件呢?今天,我们就来复盘一下蔚来这半年来的改变。
单月销量首超两万辆,在蔚来发展进程中,肯定算得上是一个里程碑,但对于今天的蔚来而言,说是庆功可能还为时尚早。
因为如果我们回顾蔚来过去两次在销量上取得阶段性突破的历史,就会发现记忆也许并不那么美好。
2021年9月,蔚来单月销量首次突破万辆,但随之而来的10月,蔚来就因为工厂产线升级,销量跌到了不到4,000辆,在接下来一年时间里也没有完成进一步的爬升。
2022年12月,蔚来单月销量首次突破15,000辆。但到了今年一季度,蔚来新老车型的切换,叠加恶劣的车市环境影响,月销量又跌回了6,000辆附近。
所以,当蔚来又突破了2万辆大关后,你会发现这次蔚来考虑的是如何为下一步销量的延续、再冲高而给出预案。比如8月购车赠送30张免费换电券、下调直流家充桩价格、针对特定群体的选装基金、新的金融政策支持等等。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营销策略上的动作。更加根基的东西,也是这次把蔚来从泥潭里拉出来的核心要素,是蔚来在理念上的转变——从之前的以服务为核心,开始向注重销量倾斜。无论是销售组织架构的扁平化、销售政策的激进化,还是营销传播的务实化,都能看出蔚来放下了一些过去端着的东西,为了吃饱肚子活下去而变得有了一丝“狼性”。
首先就是在销售组织架构上进行了扁平化的调整。过去只讲车、不卖车的产品专家岗位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让负责销售的Fellow全程对接,一切以促单成交为导向。而且,为了让销售Fellow一心一意卖车,原本服务用户的职责被划分给了独立的用户运营部门,由专属用户运营顾问负责用户用车过程中的服务。
同时,针对销售的考核,更加注重转化率与销售流程的效率。尤其是针对现车销售的激励提升,以及用户下定到锁单周期的缩短,对一线销售的积极性很有促进作用,也加快了蔚来产供销的整体节奏。
这种组织架构变革,与蔚来过去强调的“重点考核用户满意度”有了些许变化。或许从绝对的用户体验而言,不如过去一人负责到底那样更有朋友的感觉。但从销售效率的角度而言,组织架构改变之后,蔚来的销售变得更加“纯粹”,整个销售团队的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 。
同时,自从蔚来剥离新车换电权益全系直降三万后,蔚来在营销端变得更加直给。ET5T与ET5的同价、ES8众多选配变标配,让消费者看到了蔚来的改变。而面对友商的攻击,蔚来不再含蓄,对自身的产品力优势、补能体系优势不断放大、持续灌输,这也让蔚来所面对的舆论环境更加正面、更加客观。
此时,当ET5T和ES6两款走量车型上市后,蔚来的销量迎来了快速的反弹。蔚来的第一工厂在全力保证ES6的产能,而第二工厂则负责ET5系列和ES8。尤其是旗舰车型ES8的订单量超越预期,目前官方公布8-9周的提车周期,也亟需优化提升。
不过,相比之下,蔚来三台“7系车”的销量就有所欠缺了。刨除刚交付不久、定位小众轿跑SUV的EC7,仅对ET7和ES7两台车型,蔚来的预期是各自达到2,000-4,000辆的月销量,然而目前却都只有三位数的销量。
这里既有两台车定位40-50万元价格段、市场容量较小的客观原因,但对销售节奏把握不佳,造成两款车型离开主流人群视野,也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蔚来眼下更重要的事情,是把5系6系走量车型和8系战略车型的市场惯性稳住,但对于7系车而言,通过产品力的加倍提升重新换回市场的关注,是下一步蔚来在市场布局上的重点。
同时,和众多高端品牌一样,蔚来也会面临高端车型消费饱和的大环境问题。
中国每年30万元以上车型的消费占比大概在20%,折算到每个月差不多就是35万辆左右的规模。如果这个总量不再有什么大的增长,反而是蔚来、理想、腾势(参数丨图片)、极氪这些新兴品牌卖得越来越多,那么就一定有人少卖了。而少卖的,只会是传统豪华品牌的燃油车型。他们要么去降价挤压主流品牌的空间,要么就只能接受规模萎缩的事实。
所以,两万辆对于蔚来是一个里程碑,但更是一个新开始。在今天弱肉强食的存量时代,没有品牌能有停下来喘息的机会。有一个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蔚来已经锁定了10月份冲击三万辆的目标。不管这则消息是真是假,现在的蔚来都必须要跑出更快的加速度。
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对汽车行业的变革式发展满怀憧憬,欢迎大家到B站关注《童济仁汽车情报所》,我们会在每周五与探讨一个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话题。 大家有任何意见与建议,也欢迎留言与我们交流。
入驻媒体平台
商务联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maggie@neuesmedia.com
版权声明: 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 。 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 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