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密件「吹哨者」艾兹柏格辞世 当年风波拍成好莱坞电影

艾兹柏格1973年在美国洛杉矶为揭露美国政府越战密件案出庭时受访。(资料照/美联社)

美国前军事分析师艾兹柏格(Daniel Ellsberg)今天逝世,享耆寿92岁。他当年对越南战争改观,决定公开机密文件,揭露美国政府在越战上说谎,掀起一场重要新闻自由抗争。

路透社报导,艾兹柏格的家人在声明中说,医师今年2月诊断出他患有胰脏癌,已无法动手术治疗,他今天在加州肯辛顿(Kensington)家里辞世。

早在美国前情报外包技术员史诺登(Edward Snowden)和「维基解密」(Wikileaks)以透明公开为由揭露政府机密之前,艾兹柏格就让美国人民知道政府有能力误导大众,甚至说谎。

艾兹柏格当年披露「五角大厦文件」(Pentagon Papers)一事,后来被改编成2017年好莱坞电影「邮报:密战」(The Post);他晚年也大力支持其他吹哨者和泄密人。

艾兹柏格1971年偷偷向媒体披露机密文件,想要加速终结越战,这让他成了时任总统尼克森政府中伤的目标。当时的国家安全顾问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说,艾兹柏格是「美国最危险的人物,必须不惜一切阻止他」。

艾兹柏格在1960年代中期替美国国务院去了一趟西贡(Saigon),他当时已有相当丰富的经历。他在哈佛大学获得3个学位,曾在陆战队服役,还在五角大厦和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工作。

他曾热切投入冷战,对越战也一度采取鹰派立场。但他在2003年「机密:越南回忆录与五角大厦文件」(Secrets: A Memoir of Vietnam and the Pentagon Papers)一书中写道,他在西贡有两年任期,但只待了一周,就意识到美国赢不了越战。

在时任国防部长麦纳玛拉(Robert McNamara)指示下,国防官员一直暗地汇整一份7000页的报告,内容涵盖美国从1945年到1967年涉入越南事务的资料。这份报告于1969年完成,15份纸本文件中,有两份被送到兰德公司,而艾兹柏格当时就在这里工作。

艾兹柏格当时对越战有了新看法,于是开始参加和平集会。他说,他听到一名反战分子自述期待因拒绝被征召入伍而坐牢之后,有了复制「五角大厦文件」的想法。

艾森柏格开始从兰德公司窃取最高机密研究,在夜里用租来的影印机复制,还找来13岁的儿子和10岁的女儿帮忙。

后来,他带着文件搬迁至波士顿,在麻省理工学院展开新工作,过了1年半才向「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披露文件。

纽时于1971年6月13日公布第一批摘录,尼克森政府很快就要法官阻止后续刊登。尼克森主张行政权,同时援引「间谍法」,引爆了一场针对事先限制采取极端审查的新闻自由抗争。

艾兹柏格接着把「五角大厦文件」交给「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等十多家报社。纽时刊出第一批报导后不到3周,联邦最高法院在纽时与美国政府的官司中裁定媒体有权刊登文件,于是纽时继续报导。

根据这份报告,美国官员做出结论,越战可能打不赢,且前总统甘迺迪(John F. Kennedy)同意了藉政变推翻南越领袖的计划。报告还提到,甘迺迪遇刺身亡后,继任的詹森(Lyndon Johnson)规划扩大战争,包括轰炸北越,尽管他曾在1964年承诺不会这么做。

纽时从未泄露消息来源,但联邦调查局(FBI)很快就查了出来。艾兹柏格躲了两周,最终在波士顿自首。

他当时说:「我觉得,身为美国公民、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不能再合谋向美国大众隐匿这些资讯。我这么做显然冒着风险,我已经准备好面对这个决定带来的所有后果。」

艾兹柏格和一名兰德公司员工后来被控从事间谍行为、窃盗和密谋。但法庭在1973年审理时,基于政府不当搜集证据,驳回了此案。

艾兹柏格晚年成了作家和讲师,提倡政府透明度,并反对核武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