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认识亚斯伯格症!家长如何引导亚斯伯格症小孩?
认识亚斯伯格症!家长如何引导亚斯伯格症小孩?(图/ 婴儿与母亲提供)
近年,「亚斯伯格症」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有人说,他们是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尽管外观与一般人并无明显差异,但在人际互动与沟通上却显得与众不同。透过了解、面对与接受,才能顺利与他们相处,并协助他们适应社会。让阿铠老师带你走入他们的独特世界,从亚斯伯格症儿童的特质出发,详解家长的对应之道!
亚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闭症的差别?
亚斯伯格症是自闭症的一种亚型,与高功能自闭症同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在诊断上都归于自闭症光谱,由于二者属于相对轻微的一群,因此也常被混淆。但儿童职能治疗师张旭铠(阿铠老师)指出二者还是有程度高低之分。高功能自闭症偏向自闭症族群,症状相对明显,语言发展上也有落后的问题。而亚斯伯格症则更近似于一种人格特质,在语言发展上问题不大,也没有其他外显的发展问题。他们对人际互动有兴趣,若有突发状况也能够应对。这也是多数家长认为被诊断为「亚斯伯格症」似乎较「高功能自闭症」更能接受的原因。
从6大面向,看亚斯伯格症的特质
1. 社会行为:
由于亚斯伯格症儿童很难体会别人的想法和感觉,不能理解并遵守不成文的社会规范。因此,会做出不合时宜的举动或说出令人难堪的话,加上他们不懂得拿捏与他人的适当距离,常让人感觉被冒犯。如果你发现孩子缺乏同理心的表现,那可能只是他不理解那种情绪。他们体验世界的方式与众不同,因此喜欢以自我为中心,难以融入群体社会。
2. 语言表达:
在发音、文法等语言发展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选用词汇上会偏向专业、正式的词汇。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无法因应社会情境使用语言,没办法掌握开启、延续话题的技巧。而当他们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或捉不住对话节奏时,就会打断别人说话,甚至开始说起不相关的话题(如:他的特殊兴趣)来将对话进行下去。
3. 特殊兴趣:
亚斯伯格症的一个特别之处,即对特殊兴趣的热衷,这会占据他们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与话题。这些兴趣通常是专业而深入的,以获得他人认可,证明自己并不笨。同时,他们也以此延伸话题,掩盖自己对话中的焦虑与困难。他们还会有一些坚持的生活例行程序,比如睡前一定要数一遍收藏品,利用这种次序感与一致性,舒缓压力。
4. 动作技巧
父母可能会觉得这类孩子动作上拖拖拉拉、不专心。但孩子并不是故意的,只是因为脑部功能不良,影响感觉统合,导致动作不太灵光、协调不佳,接球、写字等都会比较笨拙。平常若脱离固定的路线,行走的姿势、动作也会变得奇怪。
5. 认知
如前所述,亚斯伯格症儿童很难或无法体验别人的感受,因此社会和情绪经验相关的事物都是他们的弱项。他们可能仅从表面字义去理解语言,听不懂嘲讽、双关、玩笑,也难以理解复杂的骗术以及情绪丰富的小说。在思考上也缺乏弹性,不管是待人处事或解决问题都坚持单一做法,不懂变通。
6. 感官
对某些特殊的声音或触觉特别敏感,比如:无法忍受吹风机的声音、被人触碰。但对于疼痛与温度又很迟钝,耐受度超出常人,因此父母要多费心观察他们的身体状况。
7方法帮孩子适应社会
若孩子有亚斯伯格症特质,及早察觉并引导,反而能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团体生活。家长作为主要照顾者首先要明白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因为亚斯伯格症儿童以认知而非感受来理解世界,没办法用一般说明情绪的方式教导,需要累积足够多的情境事件,才能将经验概化。为协助孩子适应社会、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阿铠老师提供家长7个实用建议:
1. 增加孩子解读情境的技巧
情绪与社会情境的认知对亚斯伯格症儿童是个难题。你可能会发现他们不但对别人的情绪毫无反应,甚至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善用绘本(以有事件的内容为佳,如:《生气的亚瑟》),透过不同情境教孩子解读情绪,同时灌输不同事件的应对方式。
Tips:一次练习一种情绪,避免混淆认知。熟悉该种情绪后可以再练习与之相反的情绪。
2. 复盘事件,制定规则
当孩子触犯社会规范,影响周遭的人时及时制止,并静待他们情绪缓和,再回顾事件、制定规矩。例如孩子不睡午觉,因为想要玩具而吵醒全班。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孩子午休可以做自己的事,但不能打扰别人。根据事件进行指导效率更高,随着经验累积,孩子逐渐能将之概化,做到根据不同情境使用相应技巧。
3. 与老师配合,避免教养不一致
父母无法随时照看孩子,因此阿铠老师建议与老师达成合作,双方可以制作一本情绪事件簿记录孩子生活中遇到的事以及应对的方式,统一教育以免影响孩子建立认知。家长还可以从记录中得知孩子最常被困扰的事,进而针对性地教导应对方式,从根源解决问题。
4. 避免单一化的生活模式
为了避免孩子习惯固定的模式,困囿在舒适圈中,导致社交技能不进反退。平常要让孩子体验不同的生活经验,鼓励孩子参加社团、活动,锻炼社交技巧。如果比较忙碌,阿铠老师建议可以着手日常琐事的改变。如:接送孩子的时候选择不同的路线,途中鼓励孩子思考,增加思考上的弹性。
5. 改变前,要预先告知
但在改变固定的行为模式前一定要先预告,否则反而会使小朋友产生焦虑与压力。可以用一些趣味性字眼告知孩子,如:「今天放学我们一起去探险!」激发他探索的兴趣。同时父母一定要有坚持的耐心,在孩子化身「十万个为什么」时,不要因为招架不住而放弃改变。
6. 先设定好求助目标
先帮孩子设定好遇到特殊状况(如:被欺负、遭遇挫折)的求助对象,在家找父母、在学校求助老师、在外找有制服的人,避免问题得不到解决,演变成长期的焦虑。
7. 不先为孩子贴标签
当孩子不喜欢和人互动、表现怪异,不要一口咬定孩子有亚斯伯格症。阿铠老师指出一般诊断年龄在8~12岁,学龄前幼儿由于各项能力未发展完全,不易判断。提前告诉孩子他们有亚斯伯格症、为他们贴标签,反而会限制孩子的可能性。
孩子焦虑怎么办?
一切社会互动、脱离预期与掌控的事物都会让亚斯伯格症儿童焦虑,严重甚至会退缩、恐慌。阿铠老师指出,话题重复率增加、结巴、动作放慢、沉浸在特殊兴趣、大喊「我不要!」等都是值得注意的迹象。焦虑程度愈深,症状就愈严重。
认识亚斯伯格症!家长如何引导亚斯伯格症小孩?(图/ 婴儿与母亲提供)
面对陷入焦虑的孩子,阿铠老师建议先进入他的话题,但注意不要让话题持续太久,适当地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体能的消耗,达到发泄焦虑的效果。举例:孩子滔滔不绝「飞碟」的话题,可以问孩子「那飞碟怎么飞呢?你飞给爸爸/妈妈看好不好?」等到孩子情绪缓和下来了,再跟他一起回顾引起焦虑的事件,引导他做情绪的表达。试着用「我们来想想该怎么办。」的句式,让他们尝试找到解决的方法,自己努力的结果更能得到他们的认同。
Tips:一定要以「我们」为主语,避免他们感到孤立无援。
不勉强改正!善用固着行为助力学习
孩子的固着行为有时显得很神经质,却是他们在充满压力的人际互动中稳定情绪的方式。因此,阿铠老师认为一味禁止反而会适得其反。如果担心影响日常,应善用溯源与规划帮助改善。例如小孩喜欢收集瓶盖,且每晚都要从头清点。可以先溯源,探讨兴趣的核心,比如孩子就是喜欢瓶盖触地的声音,录音就能有助降低兴趣。
此外,父母还可以透过规划减少固着行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孩子喜欢点算收集物,就以10个为数收纳。加快清点速度之余,也让孩子了解十位数的运算,一举两得。聪明的家长看到这里一定已经发现,善用固着行为有助于学习。同理,平常练习情绪时只要加入他们感兴趣的元素就能激发他们的动力喔!
Tips:亚斯伯格症小孩喜欢能运用在日常生活的知识,家长可以将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学以致用后他们才能理解学习的意义。
给家长的话:急着改变不如学会欣赏独特
经验丰富的阿铠老师也是一位罕病儿的父亲。在他看来,异于常人的孩子并不等同弱势群体,不用急着将他们改变成平凡的样子。天生我材必有用,或许他们能在专注的兴趣方面发展长才。与其认为这是一种疾病,他建议父母不如将之视为与生俱来的独特特质。但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身心状况,若在学习与特殊儿童相处的路上,遭遇挫折、压力,不妨加入家长团体寻求支援。
本文作者:林雁
(本文摘自【婴儿与母亲】2022年10月号)
【婴儿与母亲】2022年10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