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涯海角行走

图腾柱藏身于峭壁间,是攀岩者挑战对象。⊙摄影/林世明

塔斯曼半岛上,有一种另类健行的选择,名之为三海岬步道之旅。全程约为48公里,需经四天身心锻炼,方能坐拥断崖与海岸线风光,但也是体力的极大考验。

我的塔斯马尼亚旅程,为期不过短短七天。但心心念念,总想至少能捡拾其中一隅,踏上寻访天涯海角的道路。

豪伊岬(Cape Hauy)恰好满足了可能性。总长9.4公里,往返耗时四小时。内心的天平不断秤量,斟酌其难易度,毕竟随行家人也颇有岁数,并非正值盛年。虽日常保有运动习惯,但在高低起伏的山径行走,关节磨损仍是莫大伤害。

还好,他们都相当体谅,也愿意帮忙完成梦想。悉心规画后,折衷为我仍独自走完全程,同伴只消远望悬崖绝壁即返回。推算距离和时间,大致行走前半段缓坡,无需耗尽所有精力。这样安排结果,让原本紧绷的心弦,瞬间稍微松弛;但考量不让家人枯等太久,在时间压缩逼迫下,顿时也将压力送还自己。我知道,此行不是随兴漫游,须加快步伐及节奏。

为了这段圆梦旅程,行前研究不少功课。这些作业,没有人能够加诸于你,只有自己感受到需求,才会主动探索。我从谷歌卫星地图上,找到最靠近的停车点;看到岔路先做标注,推算森林中步行距离;由等高线判断峰谷之间落差,预估停留缓冲时间。

国家公园景点,步道入口起始,都贴心摆设了鞋刷。这些设计作用,除了帮忙清除泥泞灰尘之外,更大的意义是避免游客,在不知情下成了病媒,将微生物带入,伤害生态系统。

步履轻盈递进,林荫与佛特斯库海湾,形成和谐的并存。群树遮翳烈阳,毫无燥热之感。一路向上,步道完善,大约行走四分之一,才见长距离阶梯。森林中的大叶桉,树身微微反光;班克木以其硕大花序,春夏之际展现鲜黄颜色,吸引昆虫与鸟类靠近;塔斯马尼亚圣诞钟花,也不吝绽放一身艳红。

行路过三分之二,才是考验的起点。从海拔180公尺,骤降至50公尺落差。上下波折跌宕,路径如蛇绵延,翻越山头迆逦而去。向北眺望,海面波光粼粼,气势如此开阔。更远处是玛莉亚岛吧,袋熊安心低头食草的故乡。极目往南,皮勒岬雄浑不逊于此。

1.8亿年来,玄武岩如斧劈刀割形成断崖,垂直耸立于海平面,四周惊涛拍岸声似裂帛。我们有幸,站在时间的节点,让自己渺小的身形,与大自然融合为一。这半岛的地形与气魄,是属于悲壮的灵魂。我能想像飞鹰鸥鸟,如何腾云飞翔起降;鲸豚如何以磅礡之姿,吞吐浪花穿越海峡;豪伊岬的图腾柱与纪念碑,又是如何孤独地力抗潮涌。

当我逐渐跨入,塔斯曼半岛遥远的抵达,才发觉过去将自己关闭太久了。历经多年疫情波澜,疾病阴影笼罩,如今还能安然行走远方,置身于世界尽头。这薄命与福分,是上天给予的荣宠。

在豪伊岬终点,护栏圈起了安全网,也将风景隔绝。一对情侣悠闲削着苹果,慢条斯理送入口中,仿佛天地是万物逆旅,生活理当如此惬意。我请他们帮我留影,也为他们捕捉瞬间的永恒。

回程是一连串奔波,3.5小时达阵。劳苦跋涉并非最好的选择,但人生路总需权衡利弊与割舍。入口处的沙袋鼠、绿色玫瑰鹦鹉与笑翠鸟都来迎接,天涯海角行仍旧有情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