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去华为、比亚迪看看?耶伦还是缺少点勇气”

【文/观察者网 王慧、范维】时隔9个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再次访华。4月4日至9日,为期6天的访华行程丰富且罕见。

在华期间,耶伦和多位中国高级别官员进行了会面,吃了粤菜还打卡川菜,逛了故宫还喝了啤酒,期间还与北大师生交流......

“现在这种高级别官员的长周期访问已经很少见了,有时候一些官员的访问甚至持续不到24小时。从时长来看,耶伦此行应该算是比较奢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对观察者网表示,这也说明耶伦作为最重要的拜登内阁成员之一,希望对中国有更广泛、更多层面的了解。

因此,吕祥认为,耶伦的整个行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的活动,第一,与中国国家层面的领导人进行会面,从总理到副总理,再到相关部长等;第二,和中国几位地方领导人进行会面,包括广东省长、北京市长等;第三,在华开展一系列民间交流,比如享受中国美食等。

“这可能给她上了很好的一课。像广州陶陶居这类餐厅,人均消费100多元,也就是十几美元,就可以吃到非常可口的美食,这对一个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假如现在给你15美元,在华盛顿你可能一碗榨菜肉丝面都买不到,这种反差真的很大。耶伦会更好地理解中国所谓的‘廉价’商品到底是怎么回事。”

吕祥说:“耶伦应该也能看到,中国的人均收入虽然距离美国有不小差距,但是老百姓的获得感比美国高得多。”

4月8日,北京,耶伦和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京A啤酒厂碰杯。图源:视觉中国

“耶伦要保护的实际是落后产能,背后是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目前距离大选仅半年左右时间。日前耶伦来华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并且拜登政府透露,布林肯也将也将在数周内访问中国,美国高官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接二连三访华,目的何在?到底想来谈什么?

“他们选择此时访华还是挺有意思的。”吕祥分析道,按说这届美国政府已经进入到“垃圾时间”,好像不需要再跟中国谈太多,谈了也做不到,因为他们没有实施新政策的时间。

“现在普遍预计,一旦民主党不能用司法手段‘淹没’特朗普,拜登输掉大选几乎是注定的。对美国高级官员,尤其是耶伦这个年龄(77岁)的官员来说,目前大概率进入到了人生政治生涯的最后阶段。”

他认为,这个时候耶伦等人选择访华,说明他们还是希望在本届政府末期能稍微在外交上有所作为,同时他们也会较多考量“将外交服务于国内政治”,尤其是这次耶伦不断谈到产能问题,这背后是美国国内政治议题。

近年来,美国大力倡导绿色能源发展,即便采取了很多补贴鼓励政策,发展似乎也并不乐观。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反而遭到了传统燃油车企的反抗,工人罢工问题严重。去年,美国国内就掀起过规模巨大的罢工浪潮。

“此次耶伦的访华行程很大一部分在于应对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吕祥说,她想要策应拜登的选举,看看还有没有希望再赢下一些关键州,比如密歇根州(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所在地)。民调显示,目前两个总统候选人在该州的支持率不相上下,而能不能赢得所谓工人阶级的支持,就是密西根州选情的关键所在。

“因此耶伦不断强调产能问题,实际上是说给美国国内听的,想要让美国民众感觉本届政府对国内产能十分关关心呵护。但是我不得不说,耶伦要保护的实际上是落后产能,对美国未来经济健康不会有任何助益。”

除了服务于美国国内政治之外,吕祥还提到,在当前形势下,美国高级官员来华也有“观察”的意思。

“美国作为域外势力近期在南海不断挑衅滋事,而任何参与挑衅的一方,也都很担心万一挑衅失控怎么办。”他补充道。

2023年3月,上海南港码头,大批量等候出口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停放其间。图源:视觉中国

“耶伦还是缺乏一点勇气,既然到了广东为何不去参观比亚迪、华为?”

耶伦此次访华的第一站广东,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大省。

广东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53万辆,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广东新能源汽车智能生态工厂,每53秒便能下线一台车。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评选,这里是唯一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水平层面入选“灯塔工厂”的新能源汽车工厂。

在这里,耶伦能看到的恐怕不是过剩产能,而是优质产能。

“我认为耶伦缺乏一点勇气,她既然到了广东,为什么不去深圳参观一下比亚迪、华为,看看他们的产能是如何形成的?”吕祥说,耶伦这个年龄的高官,可能真的没有勇气去参观中国工厂,她仍然沉浸在美国工业绝对领先世界的迷幻中,她不敢去。

“之前美国有一种舆论说,中国还在依靠给工人每月3000元人民币的低人权待遇来维持产能优势,但事实是这样吗?中国现在在‘灯塔工厂’、无人工厂等先进产能方面,是全球最先进的。我们不妨对比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和在美国的工厂,就像是两个时代的工厂。”

实际上,对于耶伦关切的产能问题,中方在其访华期间做出了详尽、耐心、全面的解释。

比如说,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媒体吹风会上提到,应结合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情况分析产能问题。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当前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

所谓“产能过剩”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表现,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态,在任何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都可能发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要依靠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调节。

作为经济学家的耶伦,难道会不知道吗?

4月7日,耶伦在北京大学与教授举行圆桌会议。图源:视觉中国

“美国现在试图炒作中国的绿色产能过剩,实质上是希望中国给美国留时间,”吕祥说,他认为,耶伦作为经济学家是有建树的,但是作为官员,她有时不得不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中国新能源产业历经数十年长足发展,已经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有望为全世界的绿色能源产业提供巨大动能。

“现在国内的企业已经跃跃欲试,陆续在国外投资扩产,但是也都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又会触碰到美国的脆弱神经,惹上麻烦。”吕祥提醒道,美国现在以产能问题为借口,想限制中国优势产能的对外扩展,之后可能会联合其试图说服的欧洲和日本,一起对中国的产能优势进行限制。

“目前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美国的政策主要是预防性的。美国绝不会乖乖看中国产业崛起,一定会陆续施展各种关税的、非关税的无理手段来应对。中国企业必须对此做好准备。”

位于深圳的比亚迪汽车总部六角大楼(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对中国既打压又利用,这种两面性的对华政策会经历一个长期过程”

在强调产能过剩的同时,耶伦也重申了美国不寻求对华脱钩,并且表示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担忧并非出于“反华情绪”或“脱钩意愿”。

“这体现出了美国的两面性。”吕祥说,一方面美国舍不得中国市场,想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包括星巴克、苹果公司以及一些美国认为不敏感的半导体企业,都希望借中国市场来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他们有所谓“两个担心”,一是担心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崛起,二是担心中国优势产能的崛起。

“美国的两面性体现在对中国既打压又利用。这种两面性对华政策会经历一个长期博弈过程,很难说何时会达到平衡。我预计,如果未来三五年内,中美双方没有发生战争这类剧烈冲突的话,也许能在当中某一时刻达成博弈的平衡点。”

谈及当下的美国政治,吕祥表示,美国如今这一代政客,缺乏基辛格那一代人的战略思维。耶伦生于1946年,即美国所谓战后“婴儿潮”的第一年。这一代美国人在冷战中长大,对美国的能力有一种无条件迷信,对美国在世界上遭受的挑战也明显认识不足,总是自以为能操纵全球来实现利益。

“美国的老人政治已经给美国增添了很大的战略风险,其中最大的危险就是失控,指挥控制链很有可能突然断裂。”

吕祥说,事实上,无论美国今年选举结果如何,美国的老人政治还要维持近5年才可能迎来换代。因此,老人政治阴影下的美国,其决策可能暴露出各种风险因素。此时,中国担负起一个大国的责任,就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