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事迹改变电影之争

仅仅在上个星期,行业对于《我本是高山》还是高度看好。各种宣发数据体现了大众对于“拍摄张桂梅真人真事”的强烈兴趣,行业预估票房也非常高。

这种“行业看好”的氛围下,上周末开始,电影开启大规模点映,走的是跟《我不是药神》《孤注一掷》路子,实际上从周末开始即等同于半公映,所以才导致了本片口碑舆情的提早出现——即,网络所谓“还没看片怎么评价”的质疑是站不住脚的,几个大的传播节点就是普通观众看完片的反馈(网络称“repo”,report的缩写)。

这几天每天都有戏外的新闻出现,大家也看到了,不再赘述。只是没有想到,现在批评电影,也要自我评估是不是“挑动性别对立”。

什么是性别对立?我认为,千千万万的家庭拼死拼活供儿子,不让女儿上学,把未成年的女儿送出去换彩礼给儿子。这叫“制造性别对立”。这是华坪女校诞生的原因。

好的,本来想等着公映了再发观感,既然如此,那我就发了。

张桂梅是一个做实事的伟大女性。办女子学校给贫困女孩免费上,是保护女童受教育、改善女性生存状况、消除性别歧视的壮举。放在不同的价值体系里,她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除了认为女人就不该受教育的极端仇女价值体系。)

那么电影《我本是高山》里有没有感人的地方,也是有的。

现在挽尊的主要也是说山英山月姐妹那条线,讲了“父亲兄弟卖女儿给儿子换彩礼结婚”这个古老的欺压女人的行事逻辑。姐姐读书好还是被捉去嫁人被家暴致死,当然也很触目很心痛,观众会流泪。

老师们带着女孩们爬山,告诉她们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这个片段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告诉女孩们你可以去外面的大世界,这很重要。

看到最后女孩子们都考上了,还是有一种“很高兴”的直接的生理感受,毕竟在现实里,也是女孩子们都考上了,这是最让人开心的。(尽管我前面会为一些设置感到疑惑。)

但是网络批评的问题是不是存在。我认为存在。

我自己特别想要讨论的几个问题情节:1.教师情侣故事线,有性别刻板印象嫌疑。2.回忆丈夫片段数度 出现作为“精神动力”,有矮化张桂梅的嫌疑。 3.网络上争议较大的酗酒母亲和女孩去网吧逛街,是不是“农村很少见”的情况。

另 外这 部电影的宣传口号及 呈现的信息量等问题,下文也会讨论。

(注:下文陈述剧情中的“张校长”所作所为不等于现实里张桂梅的行为。)

一、教师情侣故事线

片中有一对教师情侣卢南山和徐影影。

设定是男老师卢南山较有理想主义,到华坪女校任教,女友徐影影只是陪伴和支援,“都是因为我们家大傻子才来的”。

剧情交代华坪女校的第一批女学生很多都是已经辍学后又被招来的,底子差也听不进去,所以徐影影授课过程会着急,用书本打了女生的头,而后又被“张校长”批评。“张校长”对教学设定了很高的目标,因而对老师的要求也很严格,要求多上班少休息,女教师不许穿裙子。徐影影认为太苛刻,决意离职,男友卢南山阻拦,徐影影要求男友在学校和自己之间做出选择,男方放手。

后面剧情里徐影影和别人结婚发来请柬,卢南山失落,回到教室发现女学生们为他点亮手电筒、在黑板上写了表白。

这一整段情节非常失败。

华坪女校确实条件不够好,尤其是事业带有公益性质因而会更需要老师们的付出,所以有人扛不住离职很正常。

但这对情侣教师的塑造,套用了“男人有理想,女人无主见易动摇”性别刻板印象:加入女校时,影影是追随男友的“为爱付出”“男人在哪儿我在哪儿”;离开女校时,影影不光说的是自己受不了,还要求男友做选择,是一个“拖男人后腿的女人”。

后面的结婚请柬部分更是非常糟糕,“男人为了理想多大的牺牲啊女朋友都跑啦”这种情绪。

至于女学生给男老师做“集体表白”,我感到不太合适。讲述关爱青春期女孩的电影,更要注意一些基本的伦理。

二、思念丈夫戏份

我觉得首先这是个技法上就很糟糕的设计。

“一遇到困难就想到一件事充满干劲”这种桥段,如果只生硬地拍,就跟《中国机长》脑子里想孩子就能开好飞机顺利抓住小概率成功一样离谱。 这本身就说明创作者不知道怎么进展,不知道怎么给人物心理捋顺,就用内心戏煽情来填补。

描述一个实干做公益的女性,却把去世的丈夫作为其精神动力,在我看来是一种矮化, 也是一种“女人啊还得有个男人依靠”的潜意识——如果现在没有,以前必然有过。

张桂梅和丈夫的感情是很好的,丈夫去世肯定对她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查看新闻想找到具体一点的讲述,我的理解大概是这样。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也罹患癌症,县里给她捐钱,她觉得华坪县的老百姓对自己非常好,决意要回报。

(△人民日报:《大山深处,有位“老师妈妈”——张桂梅》)

按照“一遇到困难就上回忆”的拍法,也应该回忆的是她遭遇过那些打击,她也感 受到温暖,她也见过女孩子们的处境,人越困顿越想要积极做事,那种悲壮又有精神力量的感觉。

三、酗酒母亲和贪玩女孩

网络争议比较大的“酗酒母亲”,是片方稍微给了点解释的部分。的确,电影情节是说母亲也是受害者,一蹶不振才如此,最后被“张校长”点醒了,到学校食堂好好工作,“张校长”救了母女二人,妈妈重生女儿读书,母女和解。

但是,问题是,“酗酒母亲”在贫困的地方是非常少见的,网络上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喝药的母亲都比酗酒母亲多。”

越是贫困的地方,性别歧视越严重,女性越被盘剥,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以及生育重担都压在她们身上。“酗酒”是一种非常放纵的行为。且不说新闻采访里是女生的爸爸酗酒,就说这几天的讨论里,大家都觉得“农村男人酗酒”更合理,直观的感受是见得多。而内在逻辑是,再穷的地方,丈夫也在统治着妻子和孩子,再困难,他们也会打骂妻子和孩子,酗酒这样的放纵,是属于这些人的特权。而农村女性作为做底层,作为随时要对丈夫孩子公婆以及村里人眼光负责的人,她们要是一点勇气,也不用去酗酒消愁了,出走打工就是解脱多了。现实是长期以来农村妇女一直有很高的自杀率,直到她们能打工离开那个环境自杀率才下降。

“女生去网吧”也有争议。我的想法是,如果出现个别贪玩的可能算个例,但电影里体现的数量有些多了。看电影的感觉,相当数量的女生从大山里来到县里,立刻就如脱缰野马一样失控地出去玩。

我个人觉得,这更像男孩的行为,不像农村女孩的行为。

山英山月姐妹那条线较为写实,她们回家也要不停地劳作,父亲兄弟什么都不干,不放她们出去读书,理直气壮说不然自己没饭吃。我从各个渠道能感受到农村小女孩的精神状态,就是非常辛苦、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受约束。很难想象这些女孩一旦到县里不需要劳动了,有那么多人能理直气壮地出去玩,可能“在学校里不需要劳动只需要坐着上课真是太好了”这样的心理会更多吧。

如果片方觉得以上引发争论的设置有现实生活依据,可以把自己做的功课发出来,把自己的采访资料分享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基层女性,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她们。而不是直接说“啊因为我也描述了这些那些情节,所以你们的批评就是抹黑”。山英山月的故事线还行不代表别的情节设置没有问题。

四、“逆天改命”

还有一个小毛病,但也许体现了创作者的潜意识,电影的宣传口号是:逆天改命。

第一感觉是“逆天改命”是一个男频文、男性叙事喜欢用的词。抛开既定印象再想想,更不对了。女孩去读书、考大学、走到大世界里去,就是“逆天”吗?

这不是逆天,这是她们应有的受教育权利。不让女孩读书,才是“逆天”。

五、电影和现实

一个总体感受,这部电影的信息量,没有一个40分钟的采访大。看完电影的疑惑非常多,所以就忍不住一直去找新闻,想理解张桂梅本人究竟是怎样的,她见过的那些现实是怎样的。

而在我找新闻的过程里,我的感想是,如果想呈现张桂梅,首先要做的是更多的采访,更多的披露,纪录片会比一个剧情片操作上更切实际也更需要。

在建立华坪女校之前,张桂梅做过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她是孤儿们的妈妈。这是她人生和公益事业重要的一个段落,我们也能理解她见过了多少苦难,她的执行力和经验从哪里来。

(△光明日报:《她,改变了上千名贫困女孩命运》)

之前社交网络上经常转发的两个细节本身就很感人。

一是女记者发现了在北京开会的张桂梅衣服特别破,报道了她,才为华坪女校的筹款筹备克服了一个大难题。

二是张桂梅喜欢《红梅赞》和江姐,见到了扮演江姐的女演员就静静靠着她。

另外,新近的报道里也有一些很动人的东西,比如张桂梅自己出钱给女学生们买奶茶,希望她们也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她不想用“贫困”来形容自己的学生,她觉得是女孩的隐私。她希望自己的女学生能跟其他的女孩一样,有一样自信光彩的精神面貌走出去。

阅读新闻是会被感动的,然后会由衷地感受到,这需要编剧吗,真实的细节是什么编剧都编不出来的那种动人。如果我是编剧,我做功课的时候就知道,我输了,不需要编。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讨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诚实。

诚实地面对这个现实,诚实地去发现问题。

张桂梅为什么要办女校,因为她就是看到了女孩辍学率高,越是穷人越在剥夺自己的女儿。面对这个现实她决意办女校。

那么呈现她的故事,更重要的,也是诚实和现实。应该尽可能呈现具体的情况,一切一切的真实细节。

目前华坪女校的捐款渠道是关闭。作为一个普通人,我面对的现实问题就是,我们还能如何改善这些女孩的处境?

如何能保障女童受教育的权利不受侵害,如何能让“女性都能受教育”不再是一个个体倾其所有才能完成的奇迹。我们都想支援更多女孩子,但是我们没有能力和时间也去办一个学校。其他地方还有可能有这样的女校吗?

回到电影。一个电影有拍好的部分,也有值得商榷的部分,我们,诚实地,面对,好吗?

国产电影的性别歧视已经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吹毛求疵看字眼说女观众批评太疯狂,就是一种不诚实。

虽然有失望,但还是要说,这一切,就是因为女性创作太少了。

现在全社会的性别意识都很差,创作者的认知是平均认知的体现。

所以我们是需要越来越多的探索,而不是“看吧这题材不好弄以后别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