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海带小康股份艰难转型,余承东成赛力斯翻盘关键?
毫无疑问,习惯了各种“放炮”、满嘴“跑火车”的余承东,是个狠人。
重庆小康集团旗下的金康赛力斯,与华为及余承东的结缘,纵使有“悲催”和遗憾的一面,但总的来看,无疑“三生有幸”。
事实上,结缘并深度捆绑华为之前,在小康集团创始人张兴海的大力支持和精神指引下,在以张正萍、张正源等为代表的的,“张家二代”全力探索和操盘下,赛力斯从北美到中国,从SF MOTORS到“金巢”……
巨大的投入+数年的折腾,实践已经证明——此路不通。
并不能说小康股份和张兴海父子不够坚定和努力,很多时候只能叹其时也命运;或许昔日的成就和光芒褪去之后,新能源+后张兴海时代,小康股份自身没有再造品牌和再创辉煌的“命”。
既然如此,尝试和努力过后,认清现实并接受“与华为联姻、抱华为大腿”,这条看似悲催、实则也能带来丰厚回报的全新发展道路,不失为务实和识时务之举。
事实上,一段时间的再度实战已经表明:赛力斯选择与华为深度捆绑、借助华为推出AITO这个全新品牌的做法,或许不仅能够解决小康股份和赛力斯的燃眉之急,长远来看没准还能跟着华为一起“登上新的人生巅峰”。
而这其中,华为老总任老爷子的心腹爱将,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多重重要职务于一身的余承东,将扮演起无比重要的关键角色。
同样是立足山城重庆,诸如力帆、宗申、嘉陵等曾几何时打下过江山,有过无限风光的“摩帮”巨头,如今大多已经被时代的浪潮拍打在沙滩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代“枭雄”尹明善、以及他的力帆“帝国”,风雨飘摇破产重组之后,被吉利李书福收入囊中……
没得办法,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跟不上时代就必然惨遭时代抛弃。
这并非尹明善们个人的“悲哀”,只能说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
力帆和尹明善已然成为过去。然而重庆车圈的另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狠人——张兴海,以及他家族名下的重庆小康集团,历经岁月沧桑和时代鞭打后,却并不甘心就此被时代抛弃和“陨落”。
仍在“父子齐心”,路漫漫兮奋力求索!
如果说当年张兴海任由儿子张正萍,在北美“折腾”创办SF赛力斯电动车项目,只是“有钱任性”跟随时代风口的一场谋篇布局和豪赌;
那么如今傍上华为的大腿,并迅速展开的这场“热恋”及深度耦合,无疑给了小康翻番的机会和可能。
你可以感叹,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尹明善的“命不好”,但你也不得不说,张兴海和他的小康集团,确实也足够坚强。
时代可以抛弃你,但抢在时代彻底跟你说拜拜之前,你也可以像小康这样,不服输、拼命搏一把!
谈到张兴海,除了他及家族一手创办的重庆小康集团外,与许多同时期发家的那代优秀民营企业家类似,他们身上往往还同时拥有诸多的“政商”头衔。
以张兴海为例,结合百度百科及网上公开资料信息,其获得过的头衔包括但不限于: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重庆市优秀企业家、重庆市五一创新劳动奖章获得者、2008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获得者、重庆市首届十大慈善人物……
纵横商海三十余载,1963年出生、行将步入花甲之年的张兴海,早已功成名就儿孙满堂。继两位兄长张兴礼、张兴明,卸任家族企业董事会/监事会退居二线后,张兴海于去年10月也正式辞去了小康集团董事长及系列职务。
当然,作为小康集团的灵魂人物,相关企业公告里也说的很明确,张兴海名义上退居二线了之后,仍旧是小康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毕竟某种意义上将,即便到今天为止小康依旧具有浓厚的“家族化”气息,张氏三兄弟及家族成员,依旧拥有公司绝对的控股权。
事实上,张兴海、张兴礼、张兴明三位“创一代”退居二线”后,被推向台前和聚光灯下的新掌舵者,不是“外人”,正是包括张正萍,张正源,张正成在内的80后张家“二代”。
年长一些的张正源、张正成,前些年就被推到过聚光灯下,尤其一度掌舵风光品牌的张正源。
而近两年日渐崭露头角、接替张兴海出任小康股份董事长的张正萍,正是张兴海的儿子,1989年出生迄今不过32岁,一度被誉为车圈最年轻CEO。
在父亲的“庇佑”下,张正萍早些年在北美(加拿大)留学和创业(SF赛力斯项目),归来便跻身小康集团核心管理层,而立之年膝下已有三个女儿。
可谓绝对的风流倜傥和人生大赢家。
无须讳言,当中国车市的高增长、及燃油车的巨大时代红利消散,小康集团这类靠商用车和低端乘用车作战的二三线品牌,越来越没有市场竞争力和生存空间。
力帆倒了,众泰倒了,更多的力帆和众泰们,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康集团以SF赛力斯为核心战略抓手,通过与东风公司的技术合作、尤其搭上了华为“想造车”的宝贵列车,小康这家重庆土生土长的老牌车企,正在奋力一搏。
小康新能源转型的重担,无疑被张兴海选择性地交给了儿子张正萍手中。
那么在初步完成权力交接之后,由张正萍领衔的80后张氏“创二代”新掌门的带领下,小康股份能否继A股之后、顺利在H股再上市融资,和华为深度耦合之后的赛力斯,又能否成功助力小康集团转型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