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数字智能无处不在
张亚勤,CCG 常务理事,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
在企业家里,他是科学家——他拥有60多项专利,并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被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称做“一个灵感的启示”;
在科学家里,他是企业家——他将一个不到10人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发展成为拥有3000个聪明头脑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被比尔·盖茨视为“微软的宝贝”。
他是谁?
他就是在出任百度总裁前,历任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微软中国董事长、和微软全球副总裁,现任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
他说:
“数字智能无处不在。”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领军者。”
理由是什么?未来AI的发展方向在哪?
在“智造新机遇 消费新浪潮”天安数码城第六届企业创新生态圈大会上,从张亚勤教授的主题演讲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1
数字智能无处不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化、硬科技,正在成为推动世界前进的一个个新引擎。
张亚勤教授就《数字智能无处不在》为主题,分享了AI在智能制造、生命科学、绿色计算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发展方向。
“数字智能无处不在,尤其过去十年,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每个行业,不仅仅是互联网和信息产业。”
张亚勤表示,现在我们进入新一轮的数字化,新一轮数字化是信息、物理和生物世界的一个融合。当前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建立在大量数据、数据算力以及算法的基础上,因此,现有算力与架构需要不断创新,这也是现在大量人工智能公司积极研发芯片的原因。
“长期来看,新的架构突破需要新的范式,包括类脑计算、量子计算、光计算、生物计算等,这些和原来的计算方式完全不同,目前通用性可能差一点,但它未来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应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的邀请,张亚勤牵手清华大学组建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希望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产业,推动社会的进步。
作为在科研与产业实践领域均有丰富经验和传奇成就的科学家、实干家,张亚勤对AIR有着独特的战略规划:一是培养技术领军人才,特别是具备国际视野的CTO和具备系统思维的架构师;二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三是打造产业技术战略的智囊团。
“目前研究的领域包括无人驾驶、智慧交通、智慧物联、智慧医疗,以及生物计算等。我们希望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就像AI一样。”
张亚勤提出,现在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行业,这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的领军者。
2
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把脉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走向纵深,技术与应用的结合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
凤岗天安数码城着眼产业发展痛点,在峰会上发布了天安·深创谷未来园区生态,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充分整合及应用,打造加速企业发展的实验场、服务器、资源池。
围绕中小企业发展,峰会现场嘉宾积极提问,与张亚勤教授开展了一场隔屏互动。
嘉宾提问:
张教授说我们面临两个大的变革,一个是“双碳”,一个是第四次智能化新时代。这可能对于我们无论是做生态的企业,还是生态里的智造企业,都是很大的挑战。
我们这些智能企业本身和天安数码城就是一个生态,在第四次智能革命当中只有共同携手才能够共同创造辉煌。
主持人:
如果要为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做一个预判,您觉得是什么样的?今天所有的合作伙伴、企业家代表在天安数码城构建这样一个创新生态圈,您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张亚勤:
现在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一些挑战。
过去要网络化,现在要数字化,我们现在的数字化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信息化,更要深层次的数字化,也就是用人工智能去推动企业的发展,包括中小企业。
我觉得中小企业首先要做一点,把所有的流程,包括供应链、客户关系、决策的方式等,都尽量数字化。
因为有了数字化之后,各种各样的算法也好、软件也好,才可以使用。否则企业和整个世界是脱节的,所以我一直讲数字化,包括把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技术用上去。
另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和企业本身的流程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外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算法也难以把它用起来。
天安数码城生态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有用。对于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比如要用各样人工智能算法,需要很大的算力和数据。如果我们的生态本身能提供一些相对比较便宜的算力,对中小企业都是有很大的帮助。
文章选自微信公众号“璐演”,2021年11月11日
CCG 图书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