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对谈《晶片战争》作者 犀利问答一次看

半导体供应将朝两极化发展,张忠谋与米勒对谈重点一次看。(图/本报资料照)

美国对中国实行晶片禁令、台海危机等地缘政治角力持续,半导体供应链可能朝两极化发展。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与「晶片战争」作者米勒(Chris Miller)今天在一场近1小时对谈中,针对台湾关键优势、晶片制造转移成本以及国际局势变化将如何影响半导体产业进行交流与讨论。

对谈重点摘要整理如下:

●美国对中国实施晶片禁令 半导体供应链两极化发展

张忠谋:在台湾海峡以及美中两国不会爆发战争的前提下,半导体供应链未来5年、10年会有什么变化?

米勒:很明显,供应链会有两极分化现象,分为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因为美国、日本现在出口管制,包含限制机台销售方面。

另外,美国、欧洲、印度、日本等国政府加大投资半导体企业发展,晶片投资规模会越来越大。但是,我也认为记忆体晶片集中在韩国生产、逻辑晶片主要在台湾、机台生产集中在特定国家,这种集中化程度会慢慢降低。

张忠谋:我同意供应链会两极化,美国推出一些政策,让中国在发展脚步上缓下来,对此我没意见,我也支持这样子的方向。我认为,中国晶片制造起码落后台湾5、6年,我看过他们最先进的晶片,他们制造这些晶片会遇到困难,那些晶片是台积电在5、6年前可以轻易制造的。

但是另一方面,美国的「友岸」没有包含台湾,因为台湾被称为最危险的地方,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曾说,美国不能全然仰赖台湾,我想这是台湾的一种困境。

●美国握有晶片锁喉点 制造基地移转增加成本

张忠谋:益华电脑(Cadence)、高通、辉达、博通、英特尔等加总起来,美国在晶片设计和智慧财产权等占39%,制造设备、原物料、材料等这些都是锁喉点。

美国在制造方面占11%,我的问题是,美国「科学与晶片法」是希望将制造比例拉回30%、40%吗,还是目标在维持国防的供应量?如果只需维持国安和国防,可能只需维持几个百分点就够了。

米勒:近年来地缘政治风险升高,尤其是俄乌战争,企业决策时会考量最糟糕的情境,我想多元化和集中化要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晶片制造需要规模,但若过于集中某处,加州和台湾都有地震,稍有差错,世界经济都会受到影响。

张忠谋:我们必须了解晶片和半导体无所不在,主要是源自于成本节节降低。现在,晶片制造基地移到美国已经是进行式,预估在美国制造的成本会比台湾增加50%,晶片成本上升或翻倍,想必会影响半导体未来无所不在的趋势。

米勒: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制造成本,你一定比我更熟悉,但是日本的成本好像没那么高,只要我们把规模做起来,供应链和不同政府之间需要平衡,最重要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如何达到大的经济规模和生态系统。

●张忠谋:晶片产业全球化已死

张忠谋:美国对中国施行禁运、实体清单等,我支持这些作法,但在另一方面,为了国安让制造业回流本土、建构供应链韧性,我认为毫无疑问地,晶片产业的全球化已死,自由贸易虽还没死透,但也濒临危境。

这对晶片业发展当然没有帮助,一旦成本上升,晶片成长速度可能会停止或缩缓,这是不同的赛局了。Christ 当初会写这本书就是因为晶片无所不在,但写完书之后,整个赛局都变了。

米勒:全球化定义了晶片产业,但我觉得国际化形容比较适合。晶片制造主要集中韩国、日本和台湾等少数几个国家,所有国家都要买晶片,但是制造却是集中化。

●台、日具工作文化优势 人力培养占关键

张忠谋:设计工程师要尽量接近终端市场,无厂半导体公司、IC设计很多在美国,其实美国在晶片设计服务仍享有很大的优势。

台湾、日本、南韩竞争优势主要是在制造业,更重要的是工作文化,如果要持续让机台24小时运作、全年无休,因为机台很贵,不能随便停工几小时。有人说过,如果设备在半夜1点故障,美国的话,可能要等到早上8点才有人来修理并重新复工;但在台湾半夜2点就修好了,因为工程师、技术人员虽然在睡觉,但会接到电话,即使被吵醒,身旁的太太也不会多说一句话,这就是工作文化产生的竞争力。

在台湾,我们有很好的技职工作学校,因此培养出很好、认真工作的技术人员,他们在维护机台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我在德仪工作的最后几年,负责生产力与品质,德仪在日本的新厂良率比休士顿高出1倍,CEO叫我去了解一下问题出在哪。我发现就是人的关系,日本作业员的异动率只有3、4%,但美国是10%到15%。

在美国,根本找不到人才去修理高度精密的机械,但在日本,可以找到在技职学校的学生,训练他们来维护机台,在日本,新机台持续上工的比率是98%,美国只有60%。设备很贵,故障的话工厂无法运作,库存也会出现问题。

●与台积电竞争 英特尔晶圆代工自给自足能否成功?

米勒:首先,半导体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真正做到自给自足,因为很多国家都有参与供应链,如果要自给自足,要花很多钱、技术也没有比较好。

再来是,建立一个晶圆厂很不容易,很多公司尝试和台积电竞争,但台积电有经济规模优势,别人很难跟他竞争。我是历史学家,不敢去预测英特尔会不会成功。

第三,英特尔成立自己的晶圆厂,是否能让美国做到自给自足?虽然总部在美国,但产业的供应链是在其他国家,其实企业总部在哪里并不需要过于强调,因为跨国的供应链很复杂。

张忠谋:辉达(Nvidia)的黄仁勋说过,台积电已经学会和400个伙伴一起共舞、合作,但是英特尔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舞池里面跳舞,我蛮认同黄仁勋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