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爸妈:建议同时考研考公考编校招
没关系,天不会塌下来的。
——女同事说
点赞、在看,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论文是还没动笔的,保研是保不了的,考研是没考上的,考编是裸考应付爸妈的,实习是没找到的,六级是还没过的,比赛经历、科研项目是没有的,校园恋爱是没谈过的。”
又是一年毕业季,脆皮大四人纷纷破防。一众大四人抱着“上岸小狗”“好运锦鲤”,转评赞好运图文祈祷着各路“上岸”。
以前以为的大四:没什么课,水篇论文就能毕业了。
真实的大四:论文写不出来,考研考公考编接踵而至,投了一百多份简历石沉大海,提前感受社会毒打,努力适应但适应不了一点,“毕业”仿佛遥遥无期......
从学生时代抽离出来,种种未知和不确定,让大四人们感受到史无前例的迷茫和恐惧。“大四是一场巨大的戒断”话题甚至一度冲上热搜。
当然,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戒断”中,还有各种鸡飞狗跳的“欢乐”瞬间。
01
毕业论文那点事
在毕业论文出糗这项工作上,大四人堪称行业天花板,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坏了坏了,论文文档忘记重命名就交上去了!”
于是,导师的邮箱里多了一些奇怪的文件,比如,“朕的毕业论文”“依托答辩”“日拱一卒”“一些分散但强行组合在一起的文字”。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他们真正要面临的,是导师从垃圾堆里挑可回收物的“终审判决”。
图源:小红书@Ww
总而言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写论文从提笔开始,每走一步都像在“历劫”。
而当他们终于像拼拼图一样把论文拼好,并且导师也终于审核通过之后,有些“幸运儿”的论文又被单独揪出来送去校外审核了。这谁不说一句,好惨!
大四人,有时祸不单行,有时,命运的转折却发生在不经意的一瞬间,就像前两天的热搜“考上研了,本科延毕了”。
于是,网友围绕“教育”展开了激烈讨论:
对学生本人而言,考上研本科却延毕反映了其在学业上的问题和挑战,如学业态度不成熟、时间管理不当等,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在另一方面,大学教育在课程设置、考核难度、教育资源分配、科研和本科教育之间的平衡等问题,或许也需要权衡和完善。
但无论如何,于其本人,绝对是一场重击。
大学生写论文从来都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只不过大多数时候,导师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师生之前有一种“得过且过”的默契。但是,从何时开始,毕业论文变得“难如登天”了?
图源:小红书@Cetus Talk
这大概要从5年前说起。
2019 年 2 月,翟天临的一句“知网是什么”,直接让毕业论文审查和查重的严格程度“冲上云霄”。
此后,教育部就开始不断出台新政策,健全论文审查和查重制度,各大高校也开始格外重视学生们的毕业论文。
例如,厦门大学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复率的要求,直接从 20% 降到了 10% ;北京师范大学除了对学硕毕业论文抽评外,也开始试行对专硕毕业论文抽评......
诸如此类的举措,如今在各大高校已经司空见惯了。于是,每年的毕业论文写作季,毕业生们总会把天临拉出来溜一圈。
但吐槽归吐槽,大学生也知道抄袭和剽窃论文本就是不道德、不合法的。
图源:小红书@昕喋喋
其实,熬过去就好了,毕竟这辈子恨天临的机会不是年年都有的,宣泄完后加把劲儿,胜利在望。
02
考研、考公、考编、考大厂:
前途vs钱途
除了毕业论文,大四人面临的更为浩大的“戒断”似乎是找工作。
“戒断反应”一般指的是观看演唱会、音乐节等活动后的怅然若失,但大四人的“戒断反应”,是即将脱去学生身份成为“职场人”的无所适从。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人有可能会变得“乱成一团”。
热心网友整理了大四考试时间线:三月写论文、四月考事业编、五月答辩、六月考三支一扶、七八月考特岗、九月考第二批事业编、十一月国考、十二月考研......
如此按部就班的规划,看上去“有条不紊”,实则“痛苦不堪”。前段时间一则“妈妈让我边考研边考公边找工作”的贴子,引起了大四人的共鸣。
甚至有的家长比孩子们都焦虑,一天五六个电话“科普”哪里有考试。网友直呼: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图源:小红书@치즈 @杰拉米不吃米 @大予海棠
每年的各种“考试”,都有浩浩荡荡的“赶考大军”。据公务员考试网数据,2024年国考报名总人数超291万人,再创新高。而教育部消息显示,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38万。尽管能看到不少成功“上岸”的案例,但落榜者也大有人在。
这就不得不思考,在为“前途”奋力“考试”的过程中,毕业生们是否真的清楚地考虑过,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获得一纸文凭提升学历,是考公考编抱紧铁饭碗,还是去互联网大厂争取“钱途”?
“考试”似乎成为了毕业生们的安慰剂,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即将面临的艰难考验,也不愿去深思考试通过后的生活是否会如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无数毕业生的写照。面对春招秋招投递之后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的几百份简历,大四人们又开始找乐子了,于是号称“让HR无法拒绝的冰学简历”杀出江湖。
图源:小红书@古希腊掌管硕士毕业的神
有网友晒出自己的冰学简历,并介绍,“我就是靠这份简历从双非一路斩获众多大厂offer”。当然,真相扑朔迷离。
图源:微博@硬核人类
然而,在时代的造势下,曾经被追捧的“青春文艺”潮流似乎已经逐渐远去,人们似乎不再关心大冰文学里的“诗和远方”,转而将眼光投向实际和现实。而这种转变源于社会环境的变迁,现实生活的压力增加、社会竞争的激烈逐渐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和追求。
大四人正面临人生中重大的十字路口,每一个抉择都充满着挑战,每一步都可能决定着未来的方向。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当下社会,保持初心,坚守选择,就显得弥足珍贵。
正如电影《无问西东》中所说: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03
跳出社会时钟
“前途”看似遥遥无期,“钱途”也似乎遥不可及,于是,少数人反其道而行——任由他们卷生卷死,我,gap一年。
Gap Year的概念来自国外,指年轻人在毕业后、工作前,利用几个月的时间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兼职、当义工、旅行等等,为原有生活轨道按下暂停键。
在美国,每年有35%的应届毕业生考虑Gap year。此外,不少美国TOP大学表示支持学生Gap year,例如哈佛大学每年有80至110名学生选择延迟入学,并鼓励学生选择Gap Year。
相比于国外,Gap Year在中国仍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概念,快节奏的社会似乎很难让中国大学生跳出“社会时钟”,只有很少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Gap Year。
“所有人都在遵循着一个社会时钟,每一个年龄段干什么事,每一个阶段干什么事,都已经规定好了,就好像每天中午十二点要吃饭一样。”
在有些人看来,Gap Year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其实不然,gap的时间恰恰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充实并提升自己、思考并调整规划,以及重新审视未来的契机。
只是,gap需要勇气。面对激增的毕业生人数,工作机会在减少,竞争在增加,毕业生们似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内卷。不明白为什么出发,却被人群推着走,停下就会被超越,于是不能喘息、不能暂停。
图源:微博@知名观众宋淑珍
有人在gap半年后有感:
“普通人只能拥有gap day,gap hour,不能拥有gap year。”
因为这里面的底层逻辑是考公失败、考编失败、考研失败、找工作失败。很多毕业生不敢gap,因为gap会成为求职的“污点”。
图源:小红书@AI说
就连研0(保研成功)的大四人仍然在集体焦虑。本以为保研结束后可以gap一年放肆躺平,但没想到是掉进了另外一个焦虑圈。
社交平台里活跃着的“研0”,正在分享大四实习经验,寻求帮助如何提前进组,以及,忧心自己的未来。
大环境是微小的个体无法改变的,但可以为减少“戒断反应”,提前做一些适应社会的努力。
脱离学生身份,进入成人社会,对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确实不容易,建立一个强大的精神内核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即便进入不喜欢的领域工作,也能收获技能经验,而后能够厚积薄发,为未来从事喜欢的工作而做好准备。
图源:小红书@momo
大四人或许能够完全承担起未来的挑战,并且可能会有显著的收获和成就。但面临人生所必须的“戒断”的当下,做出决定的那一秒无疑是痛苦的。
已经上班多年的“过来人们”看着大四戒断的帖子,就像大学生看高中生高考的帖子一样,世上无难事,好的坏的都会过去,生活的车轮滚滚向前。
就像有人说的,长大后的焦虑,是因为我们拥有了自由,拥有了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在热搜榜单上的“大四戒断”,何尝不是一种大四人直面困难的勇气。
找不到好工作还能再换一个,考研考公失败也还有重来的机会。
“如果你也大四,没关系,天不会塌下来的。”
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参考资料:
1、36氪:人均发疯的大学生,都是毕业论文害的
2、澎湃新闻:那些主动延期毕业的大学生:选择活在“自己的社会时钟里”
3、经济观察网:戒断不了的大四:勇敢面对成人社会的挑战
4、澎湃新闻:马上评|如何让大学生不再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
5、澎湃新闻:年轻人用Gap Year跳出社会时钟
每日互动
你读大四时最焦虑的事情是?
评论区告诉我8~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更多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