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64岁的大女主,男人看到她会破防,女人看到她会爽翻?

《芭比》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确认了,这是一部我会反复看的电影。

我相信女生应该都有过跟闺蜜畅聊一整晚的经验吧,大家聚在一起吐槽感情、生活、工作上的不如意,聊到尽情处甚至还会有感而发抱在一起哭……

《芭比》给我带来的快乐,跟这种闺蜜聊天的感觉是很像的。

那不是听到正确大道理之后产生的认同,而是很多女性共享的生命体验被看到时自然而然产生的共鸣和共情。

万万想不到,在看完电影后,普通如我会想对着那个看起来完美无瑕的芭比娃娃说:

“姐妹,我懂你。”

小时候有段时间我很喜欢芭比。

大概是世纪初的那几年吧,西武还是深圳最高级的商场,楼下有一个吉之岛超市,那时候只有在这种走高端路线的卖场里才会有精致漂亮的正版芭比卖。

父母每次带我去那里,我都会在芭比柜台流连忘返。

透明盒子里的芭比们穿着各种各样的漂亮裙子,某种意义上成了我对“长大成人”的最初想象:长大了,就可以有很多漂亮衣服穿。

最便宜的芭比也要一两百,哪怕现在都算不上平价玩具,更不要提20年前。我第一个芭比应该是考试成绩好父母奖励的,刚拿到时我对她爱不释手。

但很快我就进入了青春期。

我开始意识到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穿不完的漂亮裙子,开始明白正常人根本不可能有芭比那样逆天的身材,最关键的是,喜欢一个完美的塑料娃娃实在是太幼稚了。

很多女孩可能都有过类似的情感转变,对芭比爱过,然后慢慢就无感了。

但在看《芭比》电影时,我总会想起最早在柜台前仔细欣赏每一个芭比的那个小女孩。

我甚至觉得,电影里芭比觉醒的过程,跟女孩们对芭比的情感变化,有一点微妙的呼应。以下有一丢丢剧透,基本上都是公开预告包含的内容,介意的小伙伴可以看完电影再来看~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经典芭比”,生活在美好而塑料的“芭比世界”,她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就是我们小时候玩芭比时想象的那种生活。

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了“死亡”,然后完美的一切开始有裂痕,她专为高跟鞋打造的踮脚变成了扁平足。

为了弥补这种裂痕,她走到了现实世界。

大家也知道的,我们现实世界是什么鬼样子,芭比一下子就破灭了。

就像每个小女孩都会长大一样。只是小女孩尚且可以选择换别的东西玩,但芭比无法不做芭比。

电影的主题并不仅仅是性别,更是自我探索。

芭比最初代表着一种“完美女性”的模板,永远美丽、财富自由,她冰箱里的牛奶永不过期,浴室水龙头一打开就是舒适温度。

但这种完美是塑料的、虚幻的。

真实的生活是会疲惫的扁平足,是大腿上的橘皮组织,是脑子里挥不去的死亡念头……

我非常喜欢芭比得知自己要进入现实世界的这一段剧情。

了然一切的怪人芭比拿出一双漂亮的高跟鞋和一双丑丑的拖鞋问经典芭比,高跟鞋代表着你过去的完美生活,拖鞋代表着世界的真相,你要选哪一个。

芭比最直觉的选择是高跟鞋,她希望一切都不要变,可以一直完美地过下去。

然而怪人芭比戳破了她的幻想泡泡,从来都只有现实世界一个选择,你没得选。

从每个层面来讲这都太真实了。

一方面,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乌托邦,女性确实只有走向现实世界这一个选择;另一方面,人一旦开始觉醒,是很难回去继续装睡的。

在芭比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她会不断碰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会意识到世界完全不像她最初想象的那么美好。

我觉得很有趣的一个细节是,创造芭比的美泰公司找到她之后,跟她说只要她愿意回到塑料盒子里,就能立马回到原本的生活。

芭比下意识的反应是:好的。

那一瞬间我想到之前跟朋友聊天,她说:“有时候会想要不然听父母的话结个婚算了,不糊弄地活着好累啊。”

我知道她说的不只是“结婚”,而是作为女孩,我们从小就知道有一种“默认活法”——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照顾家庭……

这就相当于普通女孩的“塑料盒子”,是一种貌似不仔细思考也可以顺利过下去的方式。

在我们闯世界闯到疲惫的时候,很容易有这种“跟着默认随便活活算了”的想法。

其实重点不是这个活法本身好不好,而是它到底是不是你内心认可的。

人是很难真正糊弄自己的。

就像我朋友抱怨完依然会咬牙切齿地继续搞事业一样,芭比在进入盒子的最后关头还是选择了逃跑。

比起国产剧里很多“大女主”老公出轨之后一夜觉醒的故事,芭比的这个细节要真实得多。

我们在探索自我的路上会疲惫、会想放弃,这都太正常了。短暂的犹豫和纠结并不意味着成长是无效的,我们不都是晃晃悠悠地慢慢前进的么。

当然,有时候觉醒也是一瞬间的事情。

剧情后半有一段非常“姐姐妹妹站起来”的剧情,可能是全片最爽的部分。只要说出现实世界中女性的困境,戳破父权社会下男人的可笑,就能让芭比们清醒。

电影里提到的每个例子都堪称典型,我最喜欢的梗是讽刺某些“懂帝”喜欢给女生解释电影,我朋友最喜欢的台词是“你得给男人当妈,但又不能真的像他妈”。

说一句话就让人清醒,这当然是有点过于理想化,但类似的事情在现实中也一直在发生。

比如杨笠的那句“普通却自信”,一下子让多少女生有了吐槽某类男性的具体词汇。

让女生觉醒的真的只是那句话吗?更是女生们共同的生命体验啊,是大家的真实经历,才让那一句话有了如此四两拨千斤的分量。

我不想剧透电影的结局,只想说二刷时看到最后,我没忍住落下泪来。

当我们的生命经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有时候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否定过去那个天真的、相信一切可以完美的自己就是成长。

就像我之前改变对芭比的态度一样,企图通过否认“芭比”,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

但《芭比》最后讲的是,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去证明什么,自我是一个不需要别人许可我们就拥有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只是发现它。

戏外的粉色风潮,是这个电影最好的注脚。

很少有一部电影,能让人欢欣鼓舞地把衣橱里最粉、最张扬的衣服翻出来,为它精心打扮。

但《芭比》做到了。

起码在看电影的两个小时里,我们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拥抱身体里那个曾经被扫到角落的小女孩。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