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秒”很短 这“一秒”很长
原标题:这“一秒”很短 这“一秒”很长
“5、4、3、2、1,新年快乐!”伴随着人群中的倒计时和欢呼声,武汉江汉关钟楼敲响了新年钟声,时间跳动到2025年1月1日00时。
读过2024年的最后一秒,我们确认新的一年正式到来。那么,点一下手机或抬一抬腕表就能看到的时间,又是如何被计量的?
1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为“北京时间”读秒的故事,揭开“时间”背后的奥秘。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和发播曾长期被外国人主导并把持。1966年,国家授时中心在陕西成立,一代代科研人员通过对授时服务系统的研发和升级,自主产生、保持了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断提升其准确度和稳定度。为了实现对“秒”的真正把控,科研团队走过数十年技术“卡脖子”的历史,跨越几个量级精度的突破,对于1秒的测量,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17位。目前,“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只有1.5纳秒(1纳秒为十亿分之一秒),位居世界第二。
在日常生活中,“秒”是“嘀嗒”流逝的一瞬;而在科学家眼中,“秒”是必须自主掌握的重要技术。“一秒”背后的技术长征,默默托举着我们的事业长征。举例来说,假如载人飞船和空间站交会对接时出现了几秒误差,结果将是无法对接;发射和测控巡航导弹时,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民用领域,有了毫秒级的时间,电网可以高效运行;有了纳秒级的时间应用,卫星导航才能提供精准服务;有了百纳秒级的时间同步,移动通信进入5G时代……自主掌控的时间,支撑着我们发展事业的自信,有力地助推了我国航空航天、移动通信、国防战略等各领域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之于我们的重要性,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度量,更有历史的沉淀和精神的滋养。时间见证着民族的兴衰更替、文明的演进与发展。中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深刻塑造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世界;新中国75周年的历史,更是一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奋斗史,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从一个人的一生来看,时间是最公平的存在,也是最宝贵的财富。丢掉了时间,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罗盘,有了时间概念,就能清晰地规划前行的道路,朝着心中的愿景一步一步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拥有自主掌控的精确时间,能够更加科学地指引我们制定时间表、绘制路线图、明确任务书,争分夺秒、真抓实干,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张双双)
来源:湖北日报